这很明显就是李显的锅。李显,被坊间戏称“六位帝皇丸”,绝对算是唐朝最懦弱的皇帝,胆小怕事,一辈子活在几个女人的阴影下,做傀儡都做得胆战心惊,没有一点男人气概。第一次在684年即皇帝位,在位仅55天就被废,贬出长安,先后被武则天软禁在均州、房州十几年。第二次即位,也就是神龙之后,张柬之等人逼武则天还位李唐,可是第二次当上皇帝仍然不吸取教训,又走他爸的老路,自己不管事,将权力交到韦皇后手中,任由韦皇后和武三思胡搞瞎搞,放着一堆忠臣不用,去跟武三思鬼混,要知道当初武家武承嗣可还跟他争皇位来着,难度不应该一登基先铲除武家吗?最后被人架空再成傀儡,然而做傀儡又没有做傀儡的觉悟,其与韦氏的女儿安乐公主欲效仿武则天做女皇帝,求李显册立其为皇太女,李显不允,然后他女儿就送了他一个毒馅饼,结束了他可悲的一生。神龙发生说到底还是后宫干政的结果。从697年开始,武则天专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尤其在公元700年狄仁杰病逝之后张氏兄弟愈发专横跋扈,干涉朝政、权势滔天。 时任太子的李显在张氏兄弟面前甚至连自己的儿子、女儿、女婿都保不住,一时之间朝廷百官都畏之如虎。直到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生病静养,张易之、张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大臣们根本就见不到武则天了,自古权力更替就充满了变数,为了顺利的交还到李唐手中,张柬之等五人谋划了神龙。事情的经过其实非常简单,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等人兵分两路,一路迎接李显,一路率领五百士兵入宫,瞒着武则天杀掉张氏兄弟然后逼其退位。两天之后李显即位,武周正式划上句号。成功之后,张柬之等主要拥立功臣都得到封赏,但仅仅在武则天退位的第二年就陆续遭到,通通栽在了武三思与韦皇后的联合陷害之下,当然武三思能陷害这些功臣,最大的锅还是在李显身上。按理说经历了那么多事,总该有点长进的,谁知道这个李显当傀儡上瘾,没两天就把权力交到性格强势的皇后韦氏手上,对忠于自己的功臣随意下了狠手,最后落得个,自己立的太子也被武三思杀害,可悲可叹。
唐朝的存在近三百年,留下有五百二十位宰相,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房玄龄、长孙无忌、狄仁杰、张说,张九龄和李林甫等。当然,他们也是最有名的宰相了。房玄龄,最有名的就是出现在历史书上。“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熟悉吧!长孙无忌,我认识这个名字在当时看电视剧武则天时听到的,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不断的阻挠武则天当皇后。长孙无忌为李世明的儿时玩伴,早年辅助李世明成为唐太宗,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元勋。狄仁杰,这个太有名了,在影视剧上,满是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形象,他在武则天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他曾两次拜相,被称为“大唐的股肱之臣”。张说,他的出名在于写出了《钱本草》,张说在贪污被贬后,写下了这本书,他告诫世人,获取钱财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张九龄,当之无愧的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他做宰相时,给唐玄宗举荐了多名良臣,以及提了无数的箴言。他的下台,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开始。李林甫是从小官窜上来的,他会机变,善钻营。他经常巴结皇帝身边的和妃子们。对玄宗一举一动了如执掌,结果深解皇上心意。期间他离间皇上和忠臣的关系,成了唐代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图片来源网络
公元691-693 第一次任宰相公元697-700 第二次任宰相多数时间是在地方上任职武则天作为一个女性皇帝,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乱热点。作为一个政治家,她大兴牢狱,李唐宗室。但是作为一个皇帝,她又鼓励农耕,重视人才。晚年她又荒淫专断,最后被狄仁杰下的一盘棋给了。
狄仁杰任相期间,先后举荐荆州长史张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唐代名臣。曾有人对狄仁杰道:“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都出自您的门下啊。”
以张柬之为首的五位大臣发动的神龙,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复位,立有不世之功。然而令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对李唐的一片忠心,换来的竟是灭顶之灾。一、张柬之与神龙(1)张柬之(625~706年)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进士出身,始调清源丞。永昌元年(689年),被召入京,时年七十余,擢受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杵 旨,出为合、蜀二州刺史。武则天晚年,由狄仁杰推荐,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元年(705年)发动,拥唐中宗复位,迫武则天退位。以功擢天官尚书,封汉阳郡公,旋改郡王。不久,为武三思排挤,贬为新洲司马,愤懑而死。史上评价张柬之亦是一时良相。(范文澜《通史》):(武则天)“任用的主要宰相,如李昭德、魏元忠、杜景俭、狄仁杰、姚崇、张柬之等… 都是一时人选”。(2)神龙武则天晚年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不得不陷于难以解决的困境。(范文澜《通史》):武则天到698年,才决定立唐中宗为皇太子,取消唐睿宗的皇嗣名号,封为相王。武则天晚年放纵武氏亲族集团。侄儿梁王武三思把持朝政,和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等勾结,把朝政搞得混浊不堪。(赵文博《通史》)二张乱政,气焰熏天 ,仗着女皇的宠信,毫无顾忌,肆意妄为。更为糟糕的是武则天已是沉疴在身,卧床不起。文武百官、诸王公主甚至太子李显都很难见到。只有两大宠臣二张兄弟在其身边侍奉汤药。如果武则天一旦不豫,遗诏只有二张兄弟看到。届时二张兄弟如心生异志,后果不堪设想。而此时二张居中用事,暗蓄异谋。于是张柬之等决定采取非常手段,趁着武则天病重,对朝政控制放松之际,发动武装,除掉二张兄弟, 拥立太子李显掌握实际权利。在张柬之出面组织联络下,有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李唐皇族成员的加入,不仅使这次更具合法性和正当性,亦加强了集团的实力。(赵文博《通史》):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中台御史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五人合谋 ,诛灭二张 ,逼武则天交出,让中宗复位。当日五人联合左羽林将军李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五百余名羽林军宫中。遂诛杀二张,此时的武则天已经没有精力和实力与蓄谋已久的集团对抗,她接受了这个事实。大臣张柬之等人拥李显复位。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是年冬死。谥则天皇后。二、灭顶之灾(1)武韦结盟(范文澜《通史》):武则天本人刚退下舞台,唐中宗、韦皇后又重演唐高宗、武皇后的故事。唐中宗比唐高宗更昏懦,韦皇后只有暴行,并无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昏懦加昏暴,演来形式颇相似,结果却完全不同。七O五年,唐中宗在张柬之等唐旧臣拥护下,恢复唐朝,但是,他并不信任这些唐旧臣。他唯一信任的是韦皇后。韦皇后和武三思勾结,形成武、韦二家外戚合作的腐朽集团。这个集团驱逐张柬之等出朝廷,独占了全部。中宗即位后随即封上官婉儿为婕妤。上官婉儿生性风流,早在武后时代就与武三思私通。武三思与韦后本是儿女亲家,这时由上官婉儿穿针引线,成就了两代人的“通家之好”。唐中宗一皇后、一婕妤都成了武三思的,向来惧内的中宗接连带上了两顶绿帽子,还懵懵懂懂,不知不晓。韦后、安乐公主、武三思、上官婉儿等越发胆大妄为,沆瀣一气,操纵政治,树立私党,广纳。(赵文博《通史》)载:“以(韦氏)为首形成了一个韦武集团。…骨干分子是上官婉儿和武三思。”(赵文博《通史》):韦武集团是由武氏集团和韦后的亲属、亲信构成。他们掌握大权,中宗被韦武集团包围。韦武集团将反对逼迫武则天退位的张柬之、敬晖、桓彦范等人视为仇敌。神龙元年(705年),武三思与韦后反复对中宗进谗言,以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张柬之为汉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崔玄暐为博陵王。翌年五月,又将五人的王位削除,分别贬为崖州司马、泷州司马、新州司马、窦州司马、白州司马。当年八月,又削除五人之官位,分别流放至琼州、瀼州、泷州、环洲、古州。五人之子弟凡年十六岁以上者,皆流岭外。(2)养虎遗患武则天退位后,集团的官员们也纷纷一夜之间紫袍金带,位极人臣。集团一跃而成为朝廷中一股重要势力。张柬之等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优柔寡断,并未在第一时间除掉武氏诸王。张柬之设想,这件事应由李显来做更为合适。“让陛下自行解决武氏族人,以便立威。”可惜张柬之最终还是棋差一招,武氏族人有着自己的庞大势力,另外李显怎么会举起屠刀诛杀自己的儿女亲家呢?昏庸的李显与其母亲的铁腕相比,真乃天壤之别,相去甚远。其在政治上纯粹就就是个白痴,按理说,中宗重夺皇位,自会对武氏家族下手,既报先前被废之仇,并可以断绝后患。张柬之等按捺不住,纷纷对中宗进言,请求诛杀武氏。敬晖等百名官员上表陈情,要求贬降武氏官员的官职,中宗不仅没有趁机打压武氏诸王,还任由武三思与韦后私通,放纵武三思把持朝政,为所欲为。直到张柬之等人反应过来之后,为时已晚。在武三思和韦后的阴谋策划下,张柬之等五人先是被册封为王,表面上荣宠至极,实则是被剥夺了实权。706年,借着处理王同皎谋反案,武三思诬陷五王是同谋,并将其贬到外地担任司马,此时的五人已成为任由武三思宰割的俎上鱼肉。接着反污五人谋反,并请求将他们灭族。与此同时,武三思暗中指使安乐公主在李显面前大肆诬陷,又让侍御史郑愔在朝外对其大加,里外夹攻,李显盛怒之下,命令迅速结案。其结果五人被判处死刑。当判决呈报李显后,他突然良心发现,想起曾经给张柬之等五人赐予过免死铁券。于是,敬晖被流放琼州,桓彦范被流放瀼州,张柬之被流放泷州,袁恕己被流放环州,崔玄喡被流放古州,子孙十六岁以上被流放岭外。(3)悲惨结局然而阴险毒辣之武三思做的是斩尽杀绝、斩草除根。于是其死党周利用被任命为代理右台侍御史,奉命出使岭外去诛杀五人。等周利用抵达岭外时,张柬之和崔玄喡已死,侥幸躲过一劫。在贵州抓到桓彦范,周命令部下将其绑起来,放倒在竹筏子上拖着走,一直拖到桓彦范肉被磨掉露出骨头,才用杖打死;抓住敬晖后,将其一刀刀的剐死;周利用强逼袁恕己喝有毒的野葛汁,喝下几升后,毒性发作难以忍受,其疼得用手扒土,几乎把手指甲全都磨掉,然后再用棍棒将其活活打死。屠夫周利用回朝后,李显却将其提升为御史中丞。结束语:以张柬之为首的五位大臣发动的神龙虽然成功了,然斩草未能除根,惩前不能毖后,养虎遗患,留下一个祸根武三思 ,至使武氏诸王死灰复燃,而后武三思又与韦氏结盟 ,最关键的是加上一个刻薄寡恩,昏庸的皇帝李显,岂能有好果子吃? !“五王”冒死拥立的太子李显竟是一个愚昧 昏聩脑袋进水的糊涂虫,其被武三思接连带了两顶绿帽子,却浑然不知不晓,甘当元绪公。这场惊心动魄的神龙,真乃神龙见首不见尾,到头来忠若五王,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都做了死不瞑目的冤死鬼!观风云际会,看兴衰更替。五王虽已是冢中骷髅,但还是迎来了迟到的极高哀荣。景云元年(710年),唐睿宗追赠张柬之为中书令,谥号文贞,制曰:"褒德纪功,事华典册;饰终追远,理光名教。故吏部尚书张柬之翼戴兴运,谟明帝道,经纶謇谔,风范犹存。往属回邪,构成衅咎,无辜放逐,沦没荒遐。言念勋贤,良深轸悼,宜加宠赠,式贲幽泉。可赠中书令,封汉阳郡公。" 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下诏,张柬之配享中宗庙庭。唐德宗建中年间又追赠张柬之为司徒。复唐之功臣终于可以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