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胜美夜晚约会回家,不知道从哪儿冒出个中年男人解说:“夜凉如水,樊胜美抿嘴轻笑,踩着高跟鞋,摇曳多姿地走进小区”;五个姑娘遇到电梯惊魂,危急时刻介个谜之男子还不忘来个温情告白……“可画面明明就有了呀,演员的表演也很到位,更要命的是,就算完全把旁白删掉,也根本不会影响剧情!”吃瓜群众纷纷感到智商被侮辱,群起抗议之,what are u 弄啥嘞?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腾讯娱乐专访了《欢乐颂》导演简川訸,替大伙儿向他讨要个说法:干哈要整个中年男子旁白?老干部风味儿如此浓郁又是咋弄的?为啥安迪和樊胜美的旁白最多?
然鹅,当一连串问题都得到解答后,我瞬间就懂了:原来,在老干部的思维里,只有酱紫的旁白,才是时尚时尚最时尚;为了酱紫的旁白,他们还跑到老干部圈儿里专门做了调研;正是酱紫的旁白,体现了咱们当代年轻人的心声……
SO,只要你用老干部思路去思考,所有疑惑就自然迎刃而解好嘛?(老干部思维切换ing……)
樊胜美安顿好父亲后与母亲告别时的旁白
时尚剧干哈非得整个旁白?
导演:因为酱紫才是时尚时尚最时尚呀!
电视剧《欢乐颂》改编自阿耐同名小说,编剧袁子弹花了两年时间完成现在观众看到的第一季,按计划,这部剧将用三季的篇幅展开五个都市女孩友谊与成长的故事。
说到这个“袁子弹”就有意思啦,虽然是个80后,但她过往的十年编剧生涯一直都围绕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像什么《国歌》啦、《郁达夫》啦,写都市剧还是头一回。也正因为这样的背景,让她与《欢乐颂》制片人侯鸿亮一拍即合,俩人小手一拉:嘿!那就来做一部输出中国价值观的当代都市剧吧!
至于这个谜之旁白嘛,导演简川訸给我们的解释是:首先,这是符合《欢乐颂》的整体风格设定的,文本来源于原小说里边的丰富、多面的这种心理描写,“其实我们的初衷是要打造一种不一样风格的都市剧”。
SO…其实幕后的真相就是,在这帮老干部的眼里,给《欢乐颂》加旁白是他们创新的一种方式,“要做,就要做不一样的时尚剧!”(仿佛隔着电话都能想象出简导的认真脸),只是不知为何,此时我心中竟响起一段熟悉的旋律:“时尚时尚最时尚,跳舞肯定棒……”
旁白干哈非得整个“老干部风”?
导演:因为隔壁老王、居委会大娘看了都说好!
大伙儿都知道,《欢乐颂》的幕后团队就是曾经打造过《伪装者》、《琅琊榜》的正午阳光,而且更关键的是,这部戏还是有“国剧门脸”的组合之称的“侯鸿亮+孔笙”头一回操刀都市题材作品。
考虑到这一点,《欢乐颂》无处不在的“老干部”审美也就不足为奇啦——首先,制作团队就是由体制走向市场的;其次,制作风格是严肃认真的;最后,作品的价值观也是务必端正的,至于旁白嘛,肯定也要符合中国特色的审美咯。
虽然答案已经找到了一半,但酝酿许久,记者还是忍不住问出关键的问题:“乃们这旁白风格到底是咋确定的?为啥非得是大叔来念?”
简导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如果要用一个女性的声音,或者是从每一个人的视角来替她们说心里话,我觉得可能不太客观,就容易太主观了、太动容了,所以我们就想要一个比较冷静的”旁观者”来收一下。”
简导还说,为此,他们老干部天团还专门在老干部圈儿里做了个调查,蓝后,他就灰常认真地跟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说四五十岁的观众就对这个没有太多的质疑,我亲戚的亲戚,家里的长辈,他们觉得没什么,挺好的!”
%&%*¥#¥%@#……(我竟无语凝噎)
乃们真的不担心酱紫会让观众出戏?
导演:介难道不四现在年轻人的心声嘛?
都市生活剧,最讲究的就是与观众引发共鸣,虽然之前很多偶像剧也泛用旁白,但那完全是因为混“颜界”的青春男女只会给表情,不会演内心戏,导演们后期来补救哒。但对于《欢乐颂》酱紫的精品大戏,汇聚了这么多实力派演员,上来就整个老干部旁白,乃们就真的不怕观众出戏吗?
他们不是没想过,但同时又对此充满信心。简川訸表示,他们细心地把《欢乐颂》的旁白分成了三类:“一种是说这五个女孩的众生态的,一种是心理描写,还有一种是对某一个事件、话题的延伸和感悟。”每一种类型的旁白都在剧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我们旁白的设置节点也不是刻意的,完全是跟着戏走”,简导举例,之所以会给安迪和樊胜美设置更多的旁白,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物个性更加复杂,需要用旁白来加以充实,“而且,有时候旁白所说的感悟,其实是跟现代人的思考是非常相近的。”(翻译:介不就四乃们的心声嘛?23333333)
#p#分页标题#e#不过话说回来,其实选择给都市生活剧加旁白的,《欢乐颂》并非独一家,之前早在电视剧《蜗居》、《双面胶》里都出现过,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正如简导所说,众口难调嘛,作为观众,咱们看剧开心就好。毕竟,老干部的世界,我们90后还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