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节,音乐(不同时期所指不同,包括唱歌和乐器)射箭,骑马驾车,识字,算数(筹算)
阅读全文 >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古代六艺中的御指的是驾驶马车的技术。孔子讲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这是古代一些贵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才能,那么下面我们来说说古代六艺中的御指什么。详细内容1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2六艺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五经述解》:“六艺数家或以【诗】代【乐】,缘古人诗以合乐者,实【乐】方正宗也。”3礼:礼节 类似今日德育教育。五礼者,吉、凶、宾、军、嘉也。乐:音乐。六乐 :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射:射箭技术。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发之疾,瞄时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御:驾驶马车的技术。鸣和鸾: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逐水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过君表: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舞交衢:过通道而驱驰自如逐禽左: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书:指书法 书写,识字,作文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数:数,指理数、气数 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广雅》:“数,术也。”即技术、方法、技巧而已。
六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周代所说,指古人所要学习的六中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另外一种是汉代的说法:汉儒以六经为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
“六经者,大艺也;礼、乐、射、御、书、数者,小艺也.语似分歧,实无二致.古人先识文字,后究大学之道.”(章太炎《国学讲演录》)
汉代以后文献中所说的六艺多指六经.如,刘歆《六艺略》中:“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章太炎《国故论衡》:“总集者,本括囊别集为书,故不取六艺史传诸子,非曰别集为文,其他非文也.”显然是指作为经典的六经.
《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庄子·天下篇》:“《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史记·滑稽传》:“孔子曰:‘六艺之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
《史记·太史公自叙》曰:“《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生,故长于和;《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
扬雄《法言》云:“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礼者莫辩乎《春秋》.”
六艺中射指射箭技术。冷兵器时代射箭在军事和狩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五种射技: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同时,射也是君子风度的体现。御指的是驾驭;意思就是范指驾驶及驾驭,驾御车马。除此之外也强调了除了驾驶工具的技术外还包含了驾驭的技术,比如田忌赛马驾驶技术不仅仅体现在对于工具的驾驭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智慧、运筹、领导等多个方面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