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动态 > 动态

郑和是哪个朝代的(郑和与郑成功是同一人吗)

2023-03-24 17:19     发布者:robots
导读不是同一人。 郑和是明初下西洋的航海家。郑成功是明末收复的民族英雄。1.郑成功(1624-1662)是明末收复的民族英雄【背景】 当时的大员外海共有11个岛屿,易守难攻,具有较高的军事价值。 殖民者为达到侵略目的无所不用其极。1624年,荷兰武装船队在离开澎湖风柜尾后来到大员。当时,装出可怜样的荷兰人提出只要借用“一张牛皮大的地方”就行了,善良的人当然信以为真,以为荷兰人只是为停船上岸,所需地方不大,也就同意了。 殖民者眼中的一张牛皮大的地方有多大呢?无耻的殖民者竟然把一张牛皮分割成很细的皮线,连接起来圈

不是同一人。 郑和是明初下西洋的航海家。郑成功是明末收复的民族英雄。1.郑成功(1624-1662)是明末收复的民族英雄【背景】 当时的大员外海共有11个岛屿,易守难攻,具有较高的军事价值。 殖民者为达到侵略目的无所不用其极。1624年,荷兰武装船队在离开澎湖风柜尾后来到大员。当时,装出可怜样的荷兰人提出只要借用“一张牛皮大的地方”就行了,善良的人当然信以为真,以为荷兰人只是为停船上岸,所需地方不大,也就同意了。 殖民者眼中的一张牛皮大的地方有多大呢?无耻的殖民者竟然把一张牛皮分割成很细的皮线,连接起来圈地,这就是“一张牛皮”。它是建立在的第一个外国侵略者的据点。 荷兰人在掠夺了大量财富。【事例】 郑成功对荷兰殖义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公元1661年(顺治)正月,郑成功决定出兵收复。 在高山族的大力支持下,郑成功击败了荷兰殖民者派来的援兵,收复。2.郑和(1371 - 1433)下西洋(明代朱棣),明代航海家、外交家。 1405年7月11日开始,明朝皇帝朱棣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从太仓出发,出使西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史称郑和下西洋,郑和一生七次下西洋,于1433年返航途中逝世,葬于印度西海岸城市古里。

公元1405年,郑和率领庞大的明朝皇家船队,自福建五虎门放洋,世界历史上不可思议,历史上难以忘怀的伟大远航——郑和七下西洋,从此开始了。第一次首至占城(今越南)自旧港取西北,路过满刺加(马来亚古国,都城是今天的马六甲),向西到苏门答腊,入印度洋领翠兰屿,锡兰(今斯里兰卡),继续向西北到小葛兰,柯枝,古里(古国名,今印度西南海岸的科泽科德一带)返航。船队1407年返航时,带回了爪哇,满刺加,阿鲁,苏门答腊,小葛兰,古里等国贡使。第二次在1407年底,航线基本与第一次相同,返程时途径暹罗(泰国)。并将渤泥(古国名)的国王带到。第三次出使更是紧张,郑和还在海上时,诏书就已经下达了。1409年的九月就挂帆远航了。这次船队规模宏大,取得外交重大成绩。废立了锡兰国王,泰国遣返何八观。建立了满刺加王国,并带国王到。第四次是1413年,大宗船队沿着旧航道到古里后,过阿拉伯海停靠波斯湾口忽鲁谟斯。分宗船队自苏门答腊出行,到印度洋访问溜山国(今马尔代夫群岛),东非海岸木骨都束,布拉瓦,麻林。向北过阿拉伯海到亚丁,次撒(索马里西北部),祖法尔。自阿丹进入红海,访问天方国(麦加),默家猎(摩洛哥)和摩德纳。第五次,除历经西洋诸国,辞还二十多个国家使节以外,访问了渤泥,苏琭,吕宋(今菲律宾)。1421年的一月开始第六次远航,这次除了辞还贡使外,就主要开始贸易了,大明朝强盛,在满刺加,苏门答腊,古里等地设机构,仓库,宣慰司等。这次分宗航行只能说有可能到了南非西海岸,以及所罗门群岛,甚至澳大利亚群岛,历经三年。第七次远航,是在八年后。因为永乐皇帝去世,仁宗朱高炽登基,下令停止下洋。直到宣帝继位,他想起了祖父永乐帝时代的辉煌,又令郑和远洋。这次出航,与第三次,第四次的航程基本一致,历史三年。出行前,在太仓,湄洲岛,福建长乐进行了大祭天妃宫,并树碑立传。这样是乞求来回平安,却更像是对往事的纪念与告别。1433年,郑和病逝于南印度的古里国,即达-伽马到达的卡利卡特,时年六十二岁。第七次郑和下西洋成了他的不归之旅。在一个盛夏的晚上,王景弘将庞大的船队以及郑和的头发,衣帽带回了。后来皇帝诏令,“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令停止”。于是,当远洋船队最后一次驶进太仓刘家港后,宝船就在南方温润的港湾里渐渐的腐烂了。郑和二七次远洋,对有着千年航海史的来说,只是瞬间,但却辉煌,永载史册。

1、郑和与郑成功都是明朝时期著名人物,但是两者之间没有亲缘关系。郑和是明朝朱棣时代的宫廷谈和航海家,郑成功是明朝后期的军事家。2、郑成功的父亲叫郑芝龙,汉族。其母名田川氏,是日本人。 郑成功在明朝末年从荷兰人手中收复,抵抗清朝,是民族英雄。3、郑和是回族人, 明朝朱棣皇帝的宫廷 ,原姓马,名和。郑和七下西洋,为我国的航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郑和下西洋主要在明朝时期

对西方人而言,发现美洲的是哥伦布,但是,对于当地的土著来说,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当属印第安人。那么,明代的航海家郑和是否到过此地呢?印度媒体曾经有份报道,说一位来自上海的律师,于2001年从印度当地的地图和书籍商人那购得了一份地图。当时,这份地图唤起了律师极大的好奇心。于是,研究地图的起源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份可以追溯到15世纪初的地图,甚至颠覆了欧洲人发现的认知。根据报道,这张画在竹纸上的地图,名为《天下全舆总图》。按照制作者的说法,内容是有关当年向明朝进贡的蛮族。地图上标有的蓝色波形线,是制作地图的典型特征。不过,从地图的绘制细节,尤其是绘制各大洲和两个南北半球的轮廓,完全可以看出是欧洲人的手法。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在其书《1421:发现世界》中,曾以这份地图作为证据,来研究是谁发现了美洲。在他看来,这份地图上所标记的地点,应是15世纪航海家郑和曾经去过的地方。此外,报道还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时,曾经多次派人“远征探险”。当时,朱棣认为,通过商贸活动或者建立友好的联盟关系,都将有利于拓展的影响力。于是,曾经协助其登基的宦官郑和,便奉命开始远征,这一举措增加了向进贡的国家数量。其实,目前可以定论的是,郑和所率的船队曾到达过南亚、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不过,有些学者还认为,郑和可能去过更远的地方,或者来过美洲。这种说法如果被证明是真的,那么,郑和发现美洲的时间就要早于哥伦布70年。如果这张地图也是真的,那么,之前关于欧洲探险的相关历史可能就会画上一个大问号。只是,有关郑和航海的文献记载并不多,但他在那个时期所取得的航海成就在同期是无人超越的。如今,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还有许多纪念郑和的寺庙,可见当时他在文化交流上的杰出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robots”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