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至7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一次国际性多边会议,其主题是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和平问题,由中、苏、美、英、法以及有关国家参与。 此次会议打破了美国的阴谋,巩固了南方边陲的安全。通过这次会议,世界看到了同美国所掌控的安理会形容的完全相反的新形象,看到了在处理国际问题当中新的分量。本着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真诚愿望,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朝鲜外相南日提出所有外国都撤出朝鲜,然后举行朝鲜国民议会的全朝鲜自由选举的合理主张。但美国代表带头拒绝一切建议。日内瓦会议的另一个议题就是关于恢复印度(后在于右任的倡议下,改用“中南半岛”)的和平问题。1954年5月8日,恢复印度和平的谈判开始。与会国家中、苏、美、英、法五大国外,还有越南共和国以及被法国占领的南越、老挝和柬埔寨。经过奔波斡旋,交战双方分别达成了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
日内瓦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议程是促成朝鲜问题的政治解决和实现印度停战。当时的这两场热战,朝鲜战争双方签订了一个军事停战协定,但战争并没有从政治上得到解决。印度战争当时正处在一个特别关键的时候。国际社会希望解决这两个问题,而要解决问题,离开了刚刚成立的新根本解决不了。对来说,日内瓦会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个意义是巩固的周边安全。从军事上看,这两场战争实际上为打出了两个安全缓冲区,但军事斗争的成果要通过外交来巩固,所以这是一场事关周边安全的极为重要的外交活动。第二个意义是国际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日内瓦会议从事实上确定了只有能够代表作为五大国之一来解决重要国际问题。第三个意义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外交平台。由于出席会议的西方国家没有一个是和建立外交关系的,所以中方和它们的接触渠道非常受限。而在这次会议上,代表团、总理以及外交部领导利用日内瓦会议这个平台跟很多西方国家的领导人直接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代表团还利用其他国家驻日内瓦的代表机构进行广泛的外交活动。比如说,在回国途中访问印度、,分别与印度和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年的外交可以用四句话来总结:确定了在国际舞台上平等的地位;打开了与世界联系的广阔渠道;创造了改革开放发展的巨大机遇;消化了国家交往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今天已经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外交面临的挑战和别人的戒备也是空前的。所以外交上要有定力,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当年在日内瓦会议回程的飞机上给代表团成员讲过一句话,外交要“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这是非常重要的外交思想,我觉得对今天还是特别适用。
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至7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一次国际性多边会议,其主题是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和平问题,由中、苏、美、英、法以及有关国家参与。 此次会议打破了美国的阴谋,巩固了南方边陲的安全。通过这次会议,世界看到了同美国所掌控的安理会形容的完全相反的新形象,看到了在处理国际问题当中新的分量。
“巧克力王国”瑞士: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是欧洲的屋脊。“巧克力王国”瑞士瑞士是“瑞士联邦”的简称,地处欧洲西部地区,是一个中欧国家,从经纬度位置来看,瑞士的经度范围大约介于东经5°至东经10.5°之间,属于东半球,从时区来看属于东一区;瑞士的纬度范围大约介于北纬46°至北纬48°左右,地处北半球,属于中纬度,从纬度热量带来看,属于北温带。瑞士北部与德国相邻,南部与意大利接壤,西部与法国相接,东部与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为邻,瑞士的总面积约为4.12万平方千米,大约是我国重庆市面积的一半左右。瑞士地理位置图瑞士地处欧洲最主要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地区,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北侧,全国以山地高原地形为主,地势南高北地。瑞士可以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三大地形分布区,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约占瑞士国土面积的60%;中部为高原地形,约占瑞士国土面积的30%;西北部为略呈弧形走向的汝拉山脉,约占瑞士国土面积的10%。由于瑞士以山地和高原地形为主,平均海拔约为1350米,最高海拔是位于瑞士和意大利边境的“杜富尔峰”,海拔约为4634米,是阿尔卑斯山脉的第二高峰,由于瑞士平均海拔高,被称为“欧洲屋脊”。瑞士地形图瑞士虽然地处温带地区,但是由于地形多山地海拔落差较大,国内各地气候差异较大,瑞士国家虽小但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阿尔卑斯山脉为界,南部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暖湿润;而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以北气候从“温带大陆性气候”逐渐过渡到“温带海洋性气候”,此外部分海拔较高的地区属于“高山气候”。瑞士大部分地区位于阿尔卑斯山脉北坡,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十分丰富,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但是,这些地区也处在冬季冷空气的迎风坡,冬季气温偏低,十分寒冷。瑞士风光瑞士在远古时期是欧洲土著居民凯尔特人活动的区域,此后瑞士地处北方日耳曼人和南方罗马人势力的交汇处,先后经历了罗马帝国统治和日耳曼人的入侵,在日耳曼人统治时期,瑞士地区形成了许多的小王国,这些小王国各自相对自治,是日后瑞士联邦建立的基础。在1291年8月1日,为了对抗哈布斯堡,瑞士的施维茨、下瓦尔登、乌里3个州结成瑞士永久同盟,标志着瑞士联邦的成立,这一天也被确立为瑞士国庆日。1515年,在马里格拉诺战役中,瑞士同盟被法国、联军击败,从此奉行中立政策,瑞士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永久中立国”。瑞士地图瑞士是一个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区域发展阶段属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是世界上最富裕、社会最安定和拥有最高生活水平的国家之一,2018年瑞士的人均GDP高达8.28万美元,位居世界前列,在欧洲仅次于卢森堡。瑞士在机械制造、化工、医药、高档钟表、纺织业、食品加工等产业具有极高水平,瑞士钟表、瑞士军刀等享誉世界,所以瑞士又被称为“钟表王国”。此外,瑞士虽然不是巧克力的原产国,但是瑞士人对于巧克力的加工不断专研,形成了各种口味的巧克力,所以瑞士又被称为“巧克力王国”。伯尔尼除了制造业以外,瑞士的第三产业也十分发达,其中瑞士的金融业也是世界知名,瑞士银行是全球最被人信赖的银行之一。旅游业在瑞士的第三产业中也有重要地位,瑞士旅游资源丰富,风光秀丽。瑞士的总人口约为850万人,首都为伯尔尼,人口数量约为15万人,是瑞士第四大城市。瑞士第一大城市是“苏黎世”,人口数量约为40万人,是瑞士的金融、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瑞士第二大城市是“日内瓦”,位于日内瓦湖畔,人口数量约为20万人,是一座国际化都市,被称为“联合国”城市。瑞士第三大城市是“巴塞尔”,位于瑞士西北部,人口数量约为17万人,以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而闻名于世。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