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范围看,农村学生占高考生的比例在55%左右,城市开始占45%左右。但从清华北大近年录取比例看,农村的学生却非常低的。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村学生在北大清华的人数,超过了1成。据清华大学公开资料显示,在内地招生的3400名学生中,农村及贫困地区的学生数量,占比19.3%,是656人,而其中学校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录取的学生,共有379人。去除针对贫困地区的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清华的农村生源比例只有不到1成。在其他顶尖的985大学,情况基本相同。
北大和清华是同一个祖国的最壮丽的。北京大学在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清华大学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北大离清华最近,仅隔一条马路。清华在北大的东侧。从西南的门出来向西走 500 米就是北大的东门 。从清华大学西门出发,乘坐 498 路上行(中央党校北门-新街口豁口),抵达中关园北站约 054 公里 。北大东门相距清华西门有 200 米的距离 。步行估计20分钟即可到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是世界上一流大学。
清华大学不是某一个人创建的,清华大学曾经是为了培养留美预备生而成立的。(与麻省理工学院、哈弗大学等私立大学不同,清华大学是一所公立大学;公立大学,指以国家或地方资助创立维持的大学,区别于以民间资本为主的私立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所以,要追溯清华大学的创建,还要看看清华学堂的成立。1909年,首度利用退还的庚子赔款向美国派出了几十名留学生。1911年(辛亥年),用于培养留美预备生的“清华学堂”在北京成立,这是清华大学的前身。这座学堂设立在原来的王府“清华园”。园主人载濂郡王因为支持义和拳而在战败后遭革爵,庄园也被朝廷没收。外务部选中了这块地方,用“拳乱赔款”建立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为清华学堂,清华学堂曾经是为了培养留美预备生而成立的。而周自齐则是在1911年2月至1912年1月任清华学堂监督。随后,唐国安在1912年4月至1913年8月任清华学堂监督、清华学校校长。(以上仅为答主个人看法,觉得不错,别忘点赞,如有异议,欢迎点赞&评论)
建议把清华北大进行全面整顿,从新评估,从新是定论 ,按一般大学划分,清查清华北大这么多年国家投入多少费用,他的又收了多少学生交的费用,这些费用都干什么去了?这些年招收了多少学生,把全国的优秀学生的名额都叫清华北大拿走了,他们占了全国高考生的名额指标 ,每年的毕业生都到那里去了?出国的有多少人 ?回国报孝祖国的有多少人?每个清华北大的学生每年花费了国家多少培养费用,凡是出国留学没有回国的人,应该退回国家的培养费。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决不能让出钱为外国的培养人才,决不能让国家每年的几百个亿白投了,决不能让国家赔了钱走了人。
人们口中所谓的正门其实是指东门。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