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润祺 张闻图/南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12月6日晚,佛山市第十届运动会总结大会在南海体育中心举行。本届市运会以“活力佛山,精彩市运”为主题,于7月26日到11月7日举行,历时4个月,是佛山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参加人数最多、项目覆盖最广
总结大会在动感十足的表演中拉开帷幕,传统武术、醒狮和现代流行街舞相互交融,展现了佛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无限活力。随后,屏幕上播放市运会总结视频,既展现了市运会参赛运动员精湛竞技水平,也展示了佛山健儿在东京奥运会、第十四届全运会、本届市运会中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佛山市委书记郑轲,市委副书记、市长白涛等领导出席本次总结大会。
本届市运会由南海区承办,设群众体育组10个大项89个小项,竞技体育组14个大项566个小项,共吸引了超7000人参加。其中参赛运动员5440人,年龄介于5岁至65岁之间,是历届市运会参加人数最多、项目覆盖最广的一届。
在本届市运会中,全体参赛运动员顽强拼搏,有1人1次打破1项佛山市最高纪录,共决出竞技体育组634枚金牌、546枚银牌、620枚铜牌,群众体育组145枚金牌、109枚银牌、108枚铜牌,展示了新时期佛山青少年体育和群体体育发展的新成就,展现了佛山人民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了全民健身的良好社会氛围。
“零事故 零感染”,安全健康的市运会
总结大会对获奖单位进行了颁奖。其中,作为本届市运会东道主的南海区获得了代表团金牌奖第一名、群众体育组团体总分奖第一名、竞技体育组团体总分奖第一名。现场还颁发了本届市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群众体育组优秀组织奖、最佳赛区奖、突出贡献奖、贡献奖等奖项。此外,总结大会上还向下一届市运会举办地三水区授旗。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南海区积极探索体育直播形式,让体育爱好者一饱眼福。本届市运会总直播平台28个,共直播赛事27场,总观看量2690万,其中单场最高观看量574万。
“本届市运会是一次安全健康的大会。”据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陈新文在大会上的总结表示,为了有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届市运会全程采取无观众空场比赛模式,创新建立代表团“疫情防控官”制度,认真落实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等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和三天两检要求,全面加强对运动队、工作人员实行“场馆——酒店”两点一线闭环管理,成功实现无一人感染、无一处失守。同时对交通、场馆、消防、器材等安全隐患严格排查,共组织各类消防演练75场,部署安保人员达700余人,指导、督促相关接待酒店及时排除各类食品安全隐患,配齐配足急救器材和医护人员,实现赛事零失误、零事故。
“腾龙跃海”,南海增添新地标
本次总结大会在刚刚建成的南海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南海体育中心是南海区三大文体项目重点工程之一,由中建八局华南公司作为建设单位,位于狮山镇博爱中路南侧,“佛山一环”西侧南海中央公园。项目占地面积约6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9万平方米,包含能容纳20000人的体育场、500人游泳馆、多场地综合的全民健身综合馆、观众席10000座的体育馆、业余体校以及现代化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体育综合区,是佛山市唯一新建的综合类文体设施。
南海体育中心以“腾龙跃海”为设计理念,体育场馆灵动飘逸的屋面曲线与自然山体轮廓连为一体,倒映在湖水上,宛如在海边盘旋欲飞的“玉蛟龙”。据南海体育中心承建方中建八局华南公司相关负责人姚瑞哲介绍,体育场东西向长约220米,南北向长约380米,屋脊总长613米;整个钢屋盖由五道环桁架及交叉桁架组成,下部由三叉柱和V柱组成,均为斜向上下铰接钢柱;为确保施工和美观双重需求,一半钢柱与钢屋盖采用铸钢节点,底部采用新型抗震球铰支座连接节点,另一半钢柱与钢屋盖及底部采用关节轴承铰接连接节点,这在体育场馆设计案例中非常罕见,施工难度极大,无成熟施工经验借鉴。
“南海体育中心的建成将弥补佛山在区域级的综合性体育中心建设不足的问题。”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陈新文表示,接下来佛山将继续抓实抓好各项体育工作,充分利用这些高标准的体育设施,引进更多国际性体育赛事,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2025年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陈新文透露,届时佛山将成为其中一个赛事承办城市,初步预计将有7个赛事项目放到佛山。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