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大英博物馆 【伦敦必去之一,有很多木乃伊、文物。镇馆之宝是罗塞塔石碑等… 女史箴图别想着看了,每年只有特定时间展出,具体信息关注官网哦】【虽然我去过四次…但还是对大英博物馆无感啦,不是特别喜欢大英。但作为打卡地标大家感兴趣还是可以去下的……】
世界四大博物馆是西方媒体评选出的四个国家级博物馆,包括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被称为世界四大艺术殿堂。1、法国卢浮宫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现为卢浮宫博物馆,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占地约198公顷,分新老两部分,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面积为24公顷,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卢浮宫藏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断臂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以上,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埃及和古希腊、古罗马等6个门类。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的万宝之宫。卢浮宫2、英国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英国国家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大英博物馆藏品主要是英国于18世纪至19世纪发起的战争中掠夺得来。主要受害国家包括希腊、埃及及等。英国国家博物馆位于伦敦中心,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古罗马柱式建筑,十分壮观。这里珍藏的文物和图书资料在世界上久负盛名。英国国家博物馆原来主要收藏图书,后来兼收历史文物和各国古代艺术品,其中不少是仅存的珍本。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英帝国向世界扩张,对各国进行文化掠夺,大量珍贵文物运抵伦敦,数量之多,英国国家博物馆盛不下,只得分藏于各个博物馆。埃及文物馆是其中最大的陈列馆,有7万多件古埃及各种文物,代表着古埃及的高度文明。希腊和罗马文物馆、东方文物馆的大量文物反映了古希腊罗马、古代的灿烂文化。大英博物馆3、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罗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宫邸。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新建的侧翼“艾尔米塔什”,该博物馆由此得名,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艾尔米塔什博物馆8个部共有藏品270余万件,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艺术收藏品以及大量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俄国、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的油画及雕刻。其中有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60万幅线条画作品,100万块硬币和证章,22.4万件古代家具、瓷器、金银制品、宝石与象牙工艺品等。这些工艺品分别陈列在350多个展厅中,如毕加索立体画展厅,意、法画家展厅,俄国历代服装展厅等。所有展厅各具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彼得大帝展厅,这里陈列有大量的彼得大帝生前用品,其中许多是他亲手制造的。展厅中的一个玻璃柜中有一尊彼得大帝的腊坐像,头发是彼得大帝本人的真发。肖像旁立有一木杆,木杆上端两米多的地方刻有一道线,以示彼得大帝身高超过两米。同故宫一样,该馆藏品异常丰富,因此参观者如果想要走遍所有全部展厅,恐怕花上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够。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藏品中古罗马雕像《塔夫里卡的维纳斯》、莱奥纳多·达·芬奇的画作《贝诺亚圣母》、伦勃朗的画作《浪子回头》等最著名。艾尔米塔什博物馆4、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的82号大街,与著名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纽约海登天文馆遥遥相对,前者(指的是美国自然博物馆)主要回顾了大自然的其他动物的历史以及满足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也就是外太空的好奇心而后者(指的是大都会博物馆)则回顾了人类自身的文明史的发展。该博物馆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它是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并与和其同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一起,构成了人类(或者叫做世界)过去跟未来的两大交汇点,前者(大都会博物馆)记录着人类的(或者叫做世界的)过去,而后者(联合国总部)则在描绘着或者说在规划和展望着世界的或者说人类的的未来。截至目前,该馆目前共收藏有300万件展品。现在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埃及、巴比伦、亚述、远东和近东、希腊和罗马、欧洲、非洲、美洲前哥伦布时期和新几内亚等各地艺术珍品330余万件。包括古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素描、版画、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乐器。博物馆不仅展出绘画和雕刻,还展出花毯、乐器、服装以及装饰品。五大展厅分别是:欧洲绘画、美国绘画、原始艺术、中世纪绘画和埃及古董。
谢谢邀请:鸡缸杯,饰鸡图盛酒小杯,环绘公鸡、母鸡率幼雏觅食。由于鸡缸杯色彩鲜明,绘画可人,明代以来,称为神品,视为珍品,千金难买。 曾于1980 年及1999年拍卖,刷新瓷器,突破世界纪录。鸡缸杯出自明代年间,据文载,明宪宗为宠妃万贵妃专用,斗彩鸡缸杯为后世历代皇帝喜爱,存世的鸡缸杯只剩三件,为私人收藏。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1793年开放,是综览欧洲艺术史的殿堂.镇馆之宝: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1759年开放,是世界上第一座对民众开放的博物馆,收藏与展示囊括四大文明.镇 馆之宝:《亚尼...
1】2007年,湖北一个古墓中,发现了一件极其罕见的宝物。为了让宝物顺利出土,现场下达了一个特别的命令:不许出声!这座汉代古墓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考古队赶到现场时,惊讶地发现古墓上有一个直径90厘米的盗洞。众人心下一凉:盗贼捷足先登,不知道墓中文物是否被洗劫一空?随着挖掘的深入,考古队越来越惊喜。墓地依旧保持完整,清理出193件随葬品,有漆器、化妆盒,还有大量的木俑,有男有女,或坐或立。如此种种,表明了墓地主人是一位贵族女性。最为让人喜出望外的是,在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的文物中,考古队发现了一件从未出土过的珍贵文物。这就是盖在上的丝绸,叫做“荒帷”。考古队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丝织品,可是往往因为年代久远,丝织品早已腐朽不堪,在空气和阳光进入古墓的一刹那,原本华美的丝织品就立即灰飞烟灭了。因此,考古队见到这件2000多年前的脆弱物品后,立即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进入古墓的考古队员,一律不许说话,甚至呼吸都得放缓,还得带上口罩,以免气流和唾液喷到荒帷上。为了避免紫外线的照射,考古队还专门为荒帷修建了一个临时的遮光建筑。上覆盖的荒帷多达四层。经历了2000多年的岁月沧桑,这些远古的丝织品脆弱无比,即使是轻轻的触碰,都可能造成损伤。因为墓中积水很深,荒帷之间,荒帷和周围的物品之间已经发生了粘连,仿佛一堆烂泥一般。如何将这些荒帷一层一层地取下来,实在是让人大费脑筋的难题!为此,考古队延缓了考古步伐,特地制造了一批专用工具。专家们拿着圆滑的竹竿,沿着丝绸与棺木的缝隙,万分小心地将丝绸一层层剥离下来。每剥离一寸,专家们就将宣纸、海绵铺在丝绸上,并不断喷洒特殊的药水。在揭开荒帷的第三层时,丝绸表面出现一个白色的横卧人体影像,头、身体、四肢均清晰可见。当时,队员们兴奋不已,推测棺木中可能会有一个保存完整的千年古尸。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考古队用起重机将棺木取出,运送到博物馆后,才进行开棺。可是令人失望的是,棺木中都是黑色液体。别说尸体了,连骨骼都不见踪影,只有一颗并不完整的头骨隐约可辨。坚硬的骨骼都能够被时间融化到无影无踪,那些丝织品能够保存下来真是一个奇迹!不过,别以为荒帷取下来就万事大吉。实际上,这些取下来的荒帷已经“腐烂成泥”,似乎一口气喷上去都能化成灰,几乎无法辨识出本来面目。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专家们接下了修复荒帷这个棘手的活儿。在此之前,专家们研究出一种神奇的微生物发酵提取液,这些微生物能够“吃”掉丝织物里的有害物质,包括霉斑、结晶盐等,却不会破坏丝织物本身。他们将这种技术应用在荒帷的修复上,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对荒帷进行清洗、加固、修补,才使荒帷有了第二次生命,重新熠熠发光。荒帷由鸟兽几何纹锦作缘、绢地乘云绣制成,锦绣合一,奢华无比。上面还有丝织品做成的锁形物,据称是辟邪之用。荒帷不仅展现出明艳靓丽的风采,还可以折叠、卷曲、随意拿取。这种鬼斧神工的修复技术,让人惊叹不已!2】1300年前唐朝的一天,一个女人望着新生的孩子,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她的丈夫眼含热泪,颤抖着双手为她戴上凤冠。这件凤冠华丽无比,无数的宝石发出耀目的光芒。而承载在上面的亲情和爱情,似乎为冰冷的墓地平添了一丝温暖的色彩。经过了千年岁月的侵蚀,这座墓地内部结构损坏得很严重。好在盗墓贼没有光顾过,青铜器、瓷器等文物依旧保持完整。墓主人的尸骨清晰可见,头颅边散落着绿松石、琥珀、珍珠、红宝石、贝壳、玛瑙、金银铜铁等装饰材料,依旧闪闪发光。原来连接宝石的那些细绳和固定件已经腐朽损坏,凤冠变成一堆零件,已经不再是本来的面目。为了能够尽量保持凤冠的原貌,考古队将凤冠整体打包带回博物馆。小心地剥离了散落在污泥中的各种宝石和碎片,大大小小共有380颗,最小的金珠子直径小于1毫米,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面对这些零件和碎片,专家们有些发愁,如何将它们修复完整呢?首先,先要将这些碎片进行去锈、清污工作。随后再进行整形、焊接、粘接......处理这些细小碎片的工艺难度非常大,当时德国的药水和仪器是最先进的。因此,专家邀请德国专家一起来进行文物修复。可是,专家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并不仅仅是工艺上的问题。而是如何还原历史,如何还原古人的设计和审美。当时恢复凤冠的依据仅仅是出土时的存留模样,每一颗细小碎片的位置和状态都被详细记录了下来。翻阅了大量文献后,根据其他类似的记载,专家们利用自己的经验,花费了8年时间,才把凤冠修复完整。墓中的一块墓志铭上,写道:“旷野兮生荒草,千秋万岁兮多悲风”,记载了一位丈夫对妻子无尽的哀思!妻子李倕,是唐朝宗室女,后来嫁给了直弘文馆学士候莫陈。墓志铭上有一句话“有子在于襁褓“,因此李倕的死因被推断为难产去世。死时只有25岁,可谓是红颜薄命!这顶李倕凤冠被放在了陕西博物馆展览,它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为豪华的凤冠。这是凝聚了古人和现代人智慧的结晶,美轮美奂,让全世界为之惊艳赞叹!3】1970年,北京出土了一堆瓷器碎片,专家将它修补得完美无缺,可是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很多人表示不可接受。这堆瓷器碎片是在北京旧鼓楼大街元朝遗址中,一口埋在地下的大缸中发现的。想来当年埋下时,都是完整的瓷器。缸口上还覆盖着瓦片。因为年代久远,瓷器被压成碎片,缸中混合着泥土,看不出原来的样貌。细心的考古学家将水缸一起运回了博物馆,用筛子细细筛掉泥土,将碎瓷片分拣了出来。最终,泥土中一共找出了几百片碎瓷片。专家又花了很多时间进行拼接,其中一个完整的元青花凤首扁壶造型独特,可谓是稀世珍宝。凤首扁壶由48片碎瓷片修复完成。壶口是凤嘴,壶身是凤翅,壶柄是凤尾,精美无比。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扁壶上有很多拼接的痕迹,看上去有些破旧。2004年,这个扁壶被送到上海博物馆一位古瓷修复专家手中,请他进行修复。要说这位专家的水平那真是高!他用现代高科技的环氧树脂,填补了壶身上的缝隙,再用高分子颜料喷涂底色,并绘画纹饰。13个月后,凤首扁壶简直脱胎换骨,完全看不出任何碎裂拼接的痕迹,崭新得宛若刚刚从瓷器作坊新鲜出炉。可是,这么完美无瑕的瓷器却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这还是元朝遗址出土的文物吗?”“添加了如此多的现代材料,这根本就不是古代的东西了。”“陈旧和破损本身就是文物的特色,这样完美无瑕让文物失去了灵魂。”专家也不禁疑惑了,将文物修复得如此天衣无缝,到底是对还是错?无独有偶,1998年,新疆伊犁农民马忠在翻地时,无意中挖出一个瓷器,没想到它正好和北京出土的凤首扁壶是一对。北京的凤首扁壶是雌壶,新疆的凤首扁壶是雄壶。新疆的凤首扁壶出土时破损较小,壶嘴和壶把有缺损,却并未进行过修复,保留了壶的瑕疵。你更喜欢修复得完美的文物,还是保留原始风貌的文物呢?4】四十年代,一幅被八国联军从清朝宫廷中掳走的名画,突然出现在。周总理闻讯发出指示:不惜代价,抢救国宝!此画开价10万港币,当时新刚刚成立,财政非常紧张。名画所有人主动降价,6万港币将此画出售给北京故宫博物馆。这是唐代大宰相韩滉所作《五牛图》。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现存最古的纸本画,代表着古代书画最高艺术成就。这幅画从唐代流传下来,获得了许多皇帝和名家的青睐,纷纷在画作上题跋。比如同为书画名家的宋徽宗,宋元时期的书画大家赵孟頫,清代的乾隆皇帝不仅自己在画上题诗,还要求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在卷后题跋。可想而知,这幅画有多么珍贵!除了画作本身就是珍品,画上题跋也价值颇高。让人没想到的是,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颠沛流离,再次出现在故宫博物馆的《五牛图》已经伤痕累累,惨不忍睹。虫蛀、霉斑遍布整幅画作,五头牛身上有多达几百个破洞,颜色也已经不可辨识。不知道是谁,为了拯救破损的画作,还曾经在破洞处进行了补纸,这一举动反而让画作破损得更为严重。修复《五牛图》的任务落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专家孙承枝先生的肩膀上。孙先生利用丰富的文物修复经验,对《五牛图》进行了清洗、揭纸、修复、上色、装裱等技术性极高的操作。修复完成后,《五牛图》无论是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都浑然天成,找不到修复的痕迹。《五牛图》中,画了5头状貌各异的牛,每头牛画得都极为精细,纤毫毕现,将《五牛图》放大来看,每一处细节都清清楚楚,毫不含糊,可谓是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地步。艺术作品并不因为年代的久远而有丝毫逊色。这幅绘制于唐代的《五牛图》,与现代画家的画作比起来,仍旧技高一筹。~~~~~~~~~~~~~~~~~~~~~~~~~~~~~~~~~~~欢迎关注@福小猫,和您一起追寻文物背后那些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