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动态 > 动态

波多野结衣是谁(列车上已婚多波衣中字)

2022-10-10 13:03     发布者:刘悦
导读近日终于抛出了自己研发成功的“原子弹”,通过幕僚公开表态自己将于8月6日筹组政党“台湾民

许久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长期以来对是否参选2020问题举棋不定,语焉不详,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的台北市长柯文哲,近日终于抛出了自己研发成功的“原子弹”,通过幕僚公开表态自己将于8月6日筹组政党“台湾民众党”。

柯文哲组党虽然恪尽保密,低调疾抛,但政坛人士对此却咸称不意外。

一方面,柯论及组党的“闲谈”一年前就有风闻,而这又恰切中了柯作为“政治素人”出身,缺乏清晰价值理念和组织基础的政治软肋,因此越传越真,最终成为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另一方面,受民进党当局新修“政党法”所限,12月便是完成政党登记系列手续的大限,因此,除了柯阵营,“独派”也先后酝酿出“喜乐岛联盟”和亲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连线党”两个小党,已经掀起了下半年小党组建登记的序幕。

柯文哲“下海”组党,普遍被认为是一个殚精竭虑、吐露大志且进可攻退可守的妙招。

从名称上看,“台湾民众党”承袭自同样为医师出身的“柯P偶像”台湾民主先驱蒋渭水,又特地选在蒋、柯共同生日当天召开创党大会,表明了其组党的理念理想是要追随蒋氏来改变台湾的“政治文化”,但却也招致蒋氏后人“少来攀亲带故”的反对。再加上“台民党”又有“吃郭台铭豆腐”或促郭台铭表态之嫌,柯在这方面的用心不可谓不良苦,也符合柯一贯“自恃聪明”的个性。

从时机上看,国民两党均刚刚推出了2020年政党参选提名人,柯可以螳螂捕蝉,谋定后动;而蔡英文受“私烟案”、派系斗争和“独派”等牵扯,声势稍落,韩国瑜则是在国民党整合与分裂的牵扯中腹背受敌。

虽然蓝绿归队一度让柯在民调中敬陪末座,但柯通过骂“菜包”打“草包”的精准操作,始终吊着媒体胃口的政治动向放话,以及组建政党的“政治原子弹”,再加上“时代力量党”为“挺蔡还是挺柯”陷入分裂,再度炒高了中间选民、“浅色”或“无色”选民、经济选民和年轻选民等形形色色讨厌传统政党和政党政治,或者不支持蓝绿提名人的各路选民的期望。而选择在郭台铭返台同时释放讯号,又特别点出“台民党”的双关,柯挑选这个时机可谓破费思量。

从策略上看,柯文哲组党对于化解其当前是否参选的政治两难,维持和壮大其政治能量创造了新的契机。如果有了政党平台,柯的2020战术就更加丰富立体,更具操作性,进可直攻“大位”,退亦可进取立法机构,徐图2024。

坊间和柯幕僚不少认为,“台民党”剧本有三:目前的首选是“等郭”,在正副手问题难解,“郭柯配”愈发渺茫的情况下,柯干脆不选,而是推荐甚至“征召”郭台铭参选“大位”,自己凭借影响力外溢结合“柯粉”和“果冻”,招揽人才抢攻立法机构“第三势力”,以10席区域和“不分区”民意代表为目标争取成为台湾第三大党。若郭胜选,柯可以在立法机构作为策应,也可担任有实权的副职,还留有2年后“组阁”的后手,有灵活的途径处理与郭的权力关系并维持自己的声势。

其次,如果郭台铭不加盟,双方则可能维持台面下其他形式的合作,则柯自己冲锋2020,郭可以提供资本支持,而逐渐表态不愿做韩国瑜副手,坚称“2020年选票必有我名字”的王金平也有可能“带枪投靠”,为柯提供支持。如果柯能发挥“母鸡效应”,也可连带冲高该党的政党票比率;就算选不上,柯也提高了本党的能见度和博弈筹码,正如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所做的一样,甚至还能继续回去当市长。

即使柯郭两人均不参选,柯也可以在立法机构慢慢经营,争取更多政治参与权、话语权和资源分配权利。长期以来依靠小额捐献、政治献金和松散柯粉团体支撑的柯文哲,如果有了政党后盾,可以领取政党补助金,无异于从散兵游勇转为正规军,也让柯有潜力在2020年蓝绿可能过半的情况下,扮演关键少数的力量,为其谋求2024积蓄能量。

虽然对于柯文哲来说,组党是其政治成熟和更进一步的必由之路,也必然对台湾的政治生态乃至政党格局构成冲击,但该党未来的面貌、方向和影响力仍然是模糊且易变的。

首先,新政党对现有主要政党的冲击。蓝绿阵营对此有不同分析,柯组党对蓝绿两党冲击都不小,但表现在不同方面。如果柯拉来郭台铭、王金平等人并推郭参选,则无疑对国民党的伤害要大于民进党;如果柯主攻方向是立法机构,则具体冲击对象要看所提名的选区。“时代力量党”的黄国昌等人在与蔡英文反目后,不排除会投靠柯,这样与柯支持度重合70%的该党可能会在与“台民党”的激烈竞争中被迅速取代。

其次,柯文哲组党能否摆脱“小党宿命”尚待观察。如果要争取不分区,必须推出10席以上的知名度高、形象好且与柯友善的区域民意代表参选人,若实力不足就很容易被边缘化乃至被弃保。在台湾当前单一选区两票制下,不分区选票规定需要政党票超过5%才能分配民代席次,多数小党因此废弛选区经营而专攻政党票。

“台联党”、“时代力量党”等小党从其兴也勃焉到快速泡沫化,皆有此逻辑可循。更进一步,这些一度有所作为的小党都是因李登辉、宋楚瑜、黄国昌等政党领袖明星人物的存在而存在,深刻打上个人烙印。一旦大党予以怀柔或小党内斗不止,则必然引发人才流失,政党周期系于领袖个人政治周期的死循环。

虽然柯自称要打造“柔性政党”,甚至未必出任党主席,但对于一般民众而言,这个党是模糊的,柯这个“自走炮”就是“台民党”的形象。柯不善沟通用人,刻薄寡恩,师心自用的“项羽式”性格,对于领导一个政党而言也是一大挑战。此外,如果黄国昌、洪慈庸、妙天禅师等之前各色与柯有联系的人物改投“台民党”,则也会限定外界的联想。

最重要的是,政党不仅是利益聚合体,更是一个意识形态结构。柯一直以“超越蓝绿”自居,厌恶“帮派政治”文化,但其通向权力还是不免要依靠“帮派”和政党,这是否会令部分支持者失望?柯的底色说到底仍然是墨绿而非“无色”。

虽然貌似其参选会冲击蓝绿两党的选情,但从“台湾民众党”的“台湾”中可以看到,柯在“蓝绿最大公约数蒋渭水”身上剥离出来的,仍然不免是“台湾主体意识”。这就不禁让人怀疑,柯未来是否会取代“台联党”、“时代力量党”,成为在政坛与民进党分进合击、合奏双簧的“第三势力”侧翼。

当前岛内政党同质化严重,最重要的区隔其实还是在两岸论述上。而柯与郭台铭的两岸观本身也大相径庭。绿营痛心疾首于柯组党是“分裂台湾派”,认为柯只是“不满”蔡英文但却是“不信任”韩国瑜,亲疏敌友之分非常明确。

可想见,柯组党后即使不立即攻取“大位”,也必然面临对于台湾定位和两岸关系的更为严苛的拷问,而不能再以过去“体制外”的姿态来含糊其辞。理念、道路和理想,柯文哲组建新政党需要妥善解答终极命题。(责任编辑:王鑫)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