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动态 > 动态

成功的公关案例(22年公关案例分析)

2022-10-06 20:21     发布者:高原明
导读编者按2021年12月26日,是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诞辰128周年纪念日,是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为缅怀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特发旧作《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公关艺术》,谨以此纪念伟大领袖毛

编者按:2021年12月26日,是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诞辰128周年纪念日,是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为缅怀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特发旧作《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公关艺术》,谨以此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8周年!

【博主原创文章】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公关艺术

1945年8月28日,戒备森严的重庆九龙坡机场。几十位记者、数百名民主人士代表在酷暑中怀着激动的心情焦急地等待着。下午3时,一架标有“美国姑娘”的银色飞机由远而近,徐徐降落在机场。舱门打开,走出头戴巴拿马草帽、身着灰蓝色中山装、身材高大、动作稳健的毛泽东。顿时,灯光闪烁,掌声如雷。堪称中国现代史上公关典范的重大事件——重庆谈判拉开了帷幕。

出其不意的“轰动效应”

毛泽东亲临重庆的消息使海内外震惊,驻渝的中外记者纷纷发出专电,报道毛泽东抵渝盛况,盛赞毛泽东的气魄与胆识和我党谋求和平、民主、团结的诚意。重庆各界纷纷发表谈话指出:毛泽东来渝“是中国的一件大事情”,“维系着终归目前和未来历史及人民的幸福。”工人们高呼:“毛泽东——我们的领袖”,其他各界人士惊呼毛泽东的行动是“弥天大勇”。

毛泽东抵渝前,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阴谋,不到十天时间,曾三次电邀毛泽东来渝举行国共两党的“和平”谈判,认为毛泽东不会来。但是,为揭穿敌人阴谋,争取进步力量支持,实现国内和平,经过周密策划和精心准备,毛泽东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毅然飞抵重庆,这使国民党蒋介石处于非常狼狈的境地,使我党在政治上掌握了主动权,在广大民众面前初步树立起渴望和平的形象,取得了与国民党斗争的第一个胜利。

主动出击 冲垮国民党新闻封锁

重庆是国民党战时陪都,白色恐怖严重,广大民众很难了解我党的正确主张。国民党《中央时报》以最小的字体、最少的版面登载毛泽东抵渝消息,有意缩小和故意诋毁我党谋求和平的巨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主动出击,首先同新闻媒介建立并保持密切关系,公布国共磨擦真相,宣传我党的政策和业绩,表明我党对时局的看法,争取更多公众的了解与支持。

毛泽东一下飞机,即在机场对中外记者发表谈话。谈判开始后,又频频会见中外记者。路透社记者提问“中共准备做何让步以求协定”时,毛泽东回答:“在实现全国和平、民主、团结的条件下,中共准备做重要让步,包括缩减解放区在内。”又问:“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你们准备与蒋先生合作到什么程度?”毛泽东答到:“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共蒋尽心尽力与蒋主席合作,一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通过与《大公报》、《文汇报》、《华西晚报》、合众社、路透社,以及我党在重庆的喉舌——《新华日报》等中外新闻媒介的记者谈话,使广大人民对我党的和平诚意有了耕深入的了解,从而取代了国内外各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更多的同情与支持。

多方沟通 进一步树立良好公众形象

毛泽东的演讲才能一直被世人公认。严密的推理和敏捷的思辩,加之这位伟人恢宏的气魄和潇洒的个人风采,使山城各界为之倾倒。国共两党谈判期间,他十分注重同社会大众、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建立联系,通过演讲、会见、谈话、私访等形式与公众进行双向沟通和交流,最大限度地孤立国民党反动势力,积极宣传我党和平建国的正确思想与主张,扩大统一战线,为我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

毛泽东不仅会见冯玉祥等愿意与我党合作的国民党左派,特别是主动会见陈立夫、戴季陶等国民党右派,引起“朝野”震动,这种高超的斗争艺术展示了我党的磅礴气度与宽广胸怀。会见陈立夫时,毛泽东以回忆往事的口气,谈起大革命前国共合作的动人情景,然后话锋一转说到:十年内战,共产党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发展壮大了;而国民党剿共的结果,却引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险些招至亡国。他还说,我们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是逼上梁山,就象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封他为弼马温,孙悟空不服气,自封为齐天大圣。可你们连弼马温也不让我们做,我们只好上山了。陈立夫听后无言以对,不得不再三表示对这次国共和谈要尽心效力。当毛泽东主动到戴季陶——这个蒋介石的忠实走卒和“智囊”的家中看望他时,他万万没有想到,同样表现得局促不安和无地自容。无疑,这对国民党右派阵营是一个有力的震动,推动着重庆谈判期间的政治形势朝着有利于我党的方向发展,使共产党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深入人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有利条件。

重庆谈判,国共两党达成《双十协定》,我党完全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国民党陷入被动局面。尽管当时还没有公关这一理论,但毛泽东强烈的公关意识和娴熟的公关技巧,为我党树立了光辉、伟大的形象。因此,重庆谈判成为我党历史上一次典型的成功的公关案例,树起了一座功不可没的历史丰碑。

——《经济开发导报》1993年12月26日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原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