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秀雄奇,绝世风光,匡庐名山。
有环烟带练,陡崖峭壁;乱云飞渡,邃壑深渊。
五老峰巍,三叠泉激,九曲清溪玉落潭。
垂银瀑,劲松遮别墅,洞内来仙。
林涛月色缠绵,香花径、境幽诗客欢。
忆李白瀑望,东坡题壁;朱熹学教,居易留篇。
孟浩然书,唐寅图画,名士周敦颐爱莲。
欣游览,识得真面目,醉意情牵!
注: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庐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丹青墨迹。有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唐寅《庐山图》中的观音桥;周敦颐写出《爱莲说》的爱莲池等。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尤其《望庐山瀑布》广为流传。孟浩然也作有《彭蠡湖中望庐山》。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大哲学家朱熹振兴了白鹿洞书院。他在此开创了中国讲学式教育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