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动态 > 动态

舆论是什么意思(舆论宣传有什么用)

2022-09-10 18:32     发布者:陈阳华
导读司马南手撕联想柳传志事件已经一个多月了,网上沸沸扬扬,多名大咖被卷入其中。舆论基本是一边倒的要干死柳传志。不管多少人站出来洗白,司马南和网友们始终揪住国有资产流失这个关键点不放松,这一点联想方面也始终

司马南手撕联想柳传志事件已经一个多月了,网上沸沸扬扬,多名大咖被卷入其中。舆论基本是一边倒的要干死柳传志。不管多少人站出来洗白,司马南和网友们始终揪住国有资产流失这个关键点不放松,这一点联想方面也始终是避而不谈,从没有过正面回应也没给出过合理解释 。

事情总会水落石出,咱们别着急再等等。今天主要想通过这件事感慨一个问题。舆论的巨大力量。(先站个队,柳传志绝对有问题,支持司马南)

上一次有这种感慨还是在马云事件中。忘了马云是什么时候“出事”了,感觉也就是去年底今年初的时候,最多不过一年时间吧。之前从媒体,明星,一般群众,等等铺天盖地的叫爸爸,把马云包装成了一个商界奇才 ,中国的骄傲,马云的辉煌持续了不少年头,但崩塌仿佛就在一夜间,中间几乎没有过渡,用崩塌来形容很形象。考证他的崩塌是从应该是某一篇蚂蚁金服还是支付宝的报道。之后就是大家看到的那样,一夜之间马云走下神坛,被人们所唾弃,一夜之间突然多出了许多时候诸葛亮,各种以,,,,的倒塌早有迹象,,,,,的衰败是必然的 等等为标题的报道满天飞,仿佛早就看出马云有问题了,但就是不说。

马云也好,柳传志也罢,都是大资本家,他们的发迹必然充满了侥幸和投机。资产阶级的对应面就是无产阶级,资本家的对应面就是普通大众,两者之间必然有天然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点是客观实际,也是他们最终倒下的根源所在。但让一个庞然大物瞬间轰塌,这种巨大的瞬时影响力确是舆论。

舆论就是大家都在说什么,评论什么,相信什么。说的人多就是舆论热点,大多数人都这么说都相信的就是舆论导向。舆论场关键在人数和观点被相信的程度。

是非对错在舆论场中表面是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所在,但实际上人们往往不是理性讨论。这就体现了实效性,先入为主的重要。哪一方观点先被扩散,就会自然给让人们预设了答案和心理预期,也限制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从而哪一方就占据了主动,除了本身就是在用假信息蒙骗受众,否则很难被反转。

对舆论有所认识和感触是源自于“我爸是李刚”事件,可能有人还记得这件事,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不清楚经过有兴趣的可以查下。简单说就是一个小伙撞了人,他说我爸是李刚,是哪哪哪的什么官。然后引起了一片骂声,最后小伙和他爸被处理了。当年这种事还少,出现一起就能调动全民神经。我也很自然的脑补了一副官二代小伙依靠恶父特权趾高气昂欺压善良群众的景象。但几年后在一次关于舆情的讲座中,老师讲起了这件事,拒他说述小伙当时是客客气气的,说的意思就是我爸是谁谁谁跟你们可能都认识都是一个单位的,你们别激动,是在缓和气氛的一种说辞。但被媒体炒作报道出来后,已经定性了,即使现在有相关给他洗白的报道,也不会有人关注了。事情的真相只有当事人才能知道,也没必要探究了,只是借这个事情说一下,舆论报道即使是热点舆情问题有时候未必是真像。媒体所贩售的报道,一定是群众愿意关注的或者乐于见到的。有时媒体便利用广大群众这种朴素善良观点来制造热点,往往那些代表着打倒压迫,推翻不公平,恶有恶报等等具有反抗意味的报道更容易被人关注。

一个家庭的舆论决定着这个家庭的家风。一个班级的舆论决定了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一个企业的舆论就是这个企业的文化。一个国家的舆论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国运所在。舆论的把控应当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我认为近年来国家在舆论把控上有质的突破,特别是十八大之后,国家网信办,中宣部等国家机构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在之前,大概零几年的时候,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危言耸听,扭曲事实的文章报道,就像在比谁更离谱一样,各种污蔑党和国家的报道文章满天飞。那时候的舆论感觉是没有调控的,是放任的。那时候要是出现一篇夸自己国家的文章都得被嘲笑。这才过了几年,感慨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之余,中国的舆论发展也是飞速的。中国官方的声音不管是在国际事件中还是在国家经济调控中,往往是简单几行字一锤定音。文风和效果可见一斑。

面对舆论热点问题,我认为我们一方面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任意被操控。另外还是要有足够耐心,别着急让子弹飞一会。等水落了石头就出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陈阳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