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李叔同是话剧运动的先驱、话剧的奠基人。他是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成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节演出的那扯《茶花女》,是国人上演的第一部话剧,李叔同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后来,他还曾主演《黑奴吁天录》和独幕剧《生相怜》、《画家与其妹》。李叔同的演出在社会上反响极大。李叔同的戏剧活动虽如星光一闪,却照亮了话剧发展的道路,开启了话剧的帷幕。特别是在话剧的布景设计、化妆、服装、道具、灯光等许多艺术方面,更是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启蒙作用。
李叔同的一生,在于他前半生在多个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却在39岁那年遁入空门,尘世的精彩戛然而止,才让人生出“世上再无李叔同”的扼腕般的感慨!当然,作为弘一法师的李叔同同样做出另世人触目的成就,那是后话。李叔同出生在一个钟鸣鼎食之家,自幼天资卓越,读四书五经,功历朝书法,惊才绝艳。因父母命成亲不得幸福,遂投身艺术,习得满腹才情,集文学艺术书画篆刻诗词歌赋于一身。很快成为卓越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正因为天资聪颖,他对所有身心感受又比常人来得更深刻,在经历了尘世中的亲人好友的一次次生离死别后,更写下了千人上万场传唱的千古绝唱《送别》。在一次寺庙的辟谷静修中,终于寻得灵魂的安宁,39岁出家,法号弘一法师,据说他的日本妻子追到寺庙求他还俗,问他,爱是什么?他说,爱是慈悲请叫我弘一!从此,世上再无李叔同!
《静心》
首先,咱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此问题的主人公: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教育,音乐,美术,戏剧,书法,篆刻,文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堪称近代史上的一位奇才。那么,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如何?风格咋样呢?浅见如下:一,成就弘一法师早期时候,也醉心书法,但好像名气不大,没有像他的文章,歌曲那样深入人心。但是,凡事贵在坚持。特别是剃度出家后,他放弃了诸多艺术和所有的身外之物,但唯有书法,他还在坚持,勤习不辍,心得颇多,成就也颇大,渐入佳境,自成一体:他的书法,融入了谦恭,自然,静穆;他的书法,充满了超凡的宁静和别致的淡雅;他用书法书写佛语,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心存仁厚;他的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语),把我国的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遗憾的是,弘一法师的墨宝存世量很少。但并不能因此,就说他的书法成就低,这是没有道理的。二,风格弘一法师的书法,早期脱胎于魏碑体,笔势开张,飘逸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朴质,温婉;出家后,他更是得书法之精髓,平淡,文静,拙朴,犹如浑金璞玉,拙朴中见风骨,富有乐感和美感。这是一种升华,一种超脱。艺术本无止境,对于这样一位僧俗两界都建树颇丰的大家,我们都该心怀景仰,去怀念他,学习他,以此来促进我们自身的进步。
节选自《你的微笑》。是丰子恺先生回忆初次见到李叔同、李叔同的生平及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