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市民也都有自己的幸福指数;同时也有各自发展时期及瓶颈。
分工不同,从首都开始南京就定位于科教文卫行政作用的城市,后来做为江苏省会,地方重点也是发展苏锡常经济,南京任然是以科教文卫为主的城市南京庞大的高校 科研单位 事业单位 中央直属直单位 中央垂直单位 军工国企数量足矣说明,只不过当下老百姓喜欢用世俗以经济来判断能力罢了就像评判一个人身份看车一样,所以国外对于南京的排名非常高,因为对于城市的水平和国内评判标准完全不同!
中部省份包含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和湖南6个省份;其中山西的省会是太原市、河南省会郑州、安徽省会合肥、湖北省会武汉、江西省会南昌市、湖南省会长沙市。西部省份自治区包含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11个省自治区。其中陕西省会西安、四川省会成都、云南省会昆明、贵州省会贵阳、广西首府南宁、甘肃省会兰州、青海省会西宁、宁夏首府银川、西藏首府拉萨、新建首府乌鲁木齐、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中西部各省会城市人均GDP2018年山西省会太原市,GDP为3884亿元,人均GDP为8.8万元。2018年陕西省会西安市,GDP为8349亿元,人均GDP为8.5万元。2018年河南省会郑州市,GDP为10143亿元,人均GDP为10.13万元。2018年安徽省会合肥市,GDP为7822亿元,人均GDP为9.74万元。2018年湖北省省会武汉市,GDP为14847亿元,人均GDP为13.4万元。2018年江西省省会南昌市,GDP为5275亿元,人均GDP为9.7万元。2018年湖南省会长沙市,GDP为11003亿元,人均GDP为13.9万元。2018年四川省会成都市,GDP为15343亿元,人均GDP为9.4万元。2018年云南省会昆明市,GDP为5207亿元,人均GDP为7.7万元。2018年贵州省会贵阳市,GDP为3798亿元,人均GDP为7.8万元。2018年广西首府南宁市,GDP为4031亿元,人均GDP为5.6万元。2018年甘肃省会兰州市,GDP为2733亿元,人均GDP为7.3万元。2018年青海省会西宁市,GDP为1286亿元,人均GDP为5.4万元。2018年宁夏首府银川市,GDP为1901亿元,人均GDP为8.5万元。2018年西藏首府拉萨市,GDP为528亿元,人均GDP为7.7万元。2018年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GDP为3099亿元,人均GDP为8.3万元。2018年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GDP为2903亿元,人均GDP为9.3万元。综上所述:中西部省会城市的人均GDP最高的是湖南省会长沙,长沙人均GDP13.9万元;中西部省会城市的人均GDP最低的是青海省会西宁市,人均GDP5.4万元;中西部省会城市的GDP最高的是四川成都市,GDP为15343亿元;中西部省会城市的GDP最低的是西藏首府拉萨市,GDP为528亿元。
评价一个省会城市的首位度,通常有两个维度,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还有第三个维度:第一维度:省会城市GDP总量占全省GDP的比重第二维度:省会城市的GDP和人口规模,与省内最大非省会城市(比如贵州的遵义)对比,差距如何第三个维度,也是很少有人会看到的,就是省会城市人均GDP,超出全省平均GDP的幅度。前面两个维度,贵阳都不算占优势,毕竟,2019年,贵阳全年GDP总量为4039.60亿元,而遵义就有3483.32亿元,可以说,遵义作为省内第二大城市,紧随贵阳之后,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数量级,贵阳作为省会的优势凸显的仍然不够明显。从人口规模上看,其实贵阳也不占优势,毕竟,2019年末,贵阳常住人口才497.14万人,而遵义就拥有630.20万人,贵阳甚至连省内人口第二大城市都算不上,因为贵州还有一个毕节,2019年末常住人口达到了671.43万人,可想而知,如果单是看人口规模,其实毕节、遵义都还要排在省会贵阳前面。然而,省会毕竟是省会,贵阳作为贵州的政z、经济、文化中心,还是有其不可小觑的实力的,不论是从交通区位上看,还是城市建设的框架来看,在贵州省内,几乎很难看到格局能有贵阳这么大的城市。用数据说话,2019年,贵阳人均生产总值是81995元,而同期全省的平均数值,才达到46433元,遵义和毕节分别是55411元、28378元,可以看出来,贵阳远高于遵义、毕节和贵州的平均值,在人均GDP上,优势非常凸显。因为,未来如果贵阳的人口增量进一步扩大,有更多的常住人口,相信能够留下来在省会的,基本上很多都是全省的精英人士,那么他们创造的人均GDP自然也不会低,未来的贵阳省会城市首位度得到提升,是可以期待的,至于人口规模和GDP总量上的提升,相信也会随着未来省会城市首位度的提升而得到斧正,目前的状态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总体来说,贵阳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首位度虽然目前提升空间很大,但是整体的实力和底子,还是在的,并非遵义、毕节一朝一夕能够赶超的。
因为珠三角和非珠差距很大,前四GDP总量就高达65295.8亿,占了全省经济总量的67.1%,是其他17地市总和的两倍还多。因此非珠城市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出众,四强遥遥领先也就不足为奇。从经济规模来看,第五名惠州相较第四名东莞就已经腰斩,何况还有珠海这样的袖珍强市。平时大家认为广东非常发达,其实概念是局限于珠三角地区。外围区域尤其边缘地带的清远、肇庆、云浮、梅州等城市经济并不发达。至今,广东依然有13个城市的人均GDP还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广东作为下辖市最多、经济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省份,百强市数量并不是最多的。但因为有广州和深圳两个一线城市的存在,高度提升了广东的整体影响力和经济实力。如果单独对几个经济大省四强以后的城市,广东并不比江苏、山东、浙江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