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动态 > 动态

朱元璋是哪个朝代的(大家都在问)

2023-02-25 23:19     发布者:robots
导读1、万历是明神宗年号,明神宗是朱元璋第8世孙。  2、相关历史  万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历史学家黄仁宇用“大历史观”的角度,写了《万历十五年》这本研究明史的专著。  3、人物简介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10岁的

1、万历是明神宗年号,明神宗是朱元璋第8世孙。  2、相关历史  万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历史学家黄仁宇用“大历史观”的角度,写了《万历十五年》这本研究明史的专著。  3、人物简介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生活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执政后期荒于政事,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

勤政爱民的有为之君。朱元璋可以说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真真正正的草根皇帝!他的一生非常之传奇,他曾经做过放牛娃,行过乞,还当过和尚,后来参加抗元义军,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开创了大明王朝!因为从小就尝尽了民间疾苦,使得当上皇帝的朱元璋特别注重民生,可以说是一个真正为百姓做主的皇帝!第一:他在位时期,制定了一系列有益于贫苦大众的措施:如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当时得到了大治,社会生产逐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第二:严惩贪官,说到历史上杀贪官的皇帝,如果朱元璋是第二,恐怕没有哪个皇帝敢认第一!朱元璋登基后在全国掀起了“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朱元璋曾下诏令:“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朱元璋当政31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这绝对是历史上皇帝中的第一人。第三:勤于政事,朱元璋绝对算得上是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能与之媲美的个人觉得也只有清朝的雍正皇帝了。他有多勤政呢?据史书记载:从洪武(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而最能体现他勤政的莫过于他遗诏中所说的一句话了,“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所以他确实是一位勤政爱民的有为之君,但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朱元璋也有自私的一面。充满私欲的残酷之人。这主要体现在他对无上权利的追求,对自身荣耀的追求,对家族千秋万代的追求。第一:大肆功臣,说到历史上功臣的君主,那绝对属朱元璋最著名!这一点便不再和大家重复了,而杀功臣的目的之一无非是巩固自己的权利!第二:重启残酷的活人陪葬制度,朱元璋死后用了46名妃妾、宫女殉葬!以致其后70年中,这一野蛮制度又流行了起来。为什么要用活人来殉葬呢?而这不是对自身荣耀的追求又是什么呢?只是可怜了这些无辜的女子。第三:分封诸子为藩王。朱元璋曾遍封诸子为王,而且给予了他们在封地很大的权利,造成藩王拥兵自重,朝廷权威不立。这也为建文帝一朝埋下了祸根!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还是朱家的千秋万代了!这其实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明教”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它是整部剧的重中之重,但同时它亦是整个谜团的所在。比如说杨逍曾对张无忌口述说,“明教是以抗元为己任的”,然而在六大门派眼中它却是不折不扣的魔教。再比如剧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国功臣常遇春皆出自明教,前者更是直接取国号为“明”,那这里的“明”是否跟明教有关呢了,而坐拥天下之后的朱元璋为何又对明教赶尽杀绝?很多人会觉得金庸老爷子在剧中关于明教的这些描述都是虚构的,实际上并非如此,明教确实曾被称为“魔教”,同时也是朱元璋所率领的起义军,并在开国之后全面禁止“明教”发展,这些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事情。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历史上最神秘的教派之一—明教,它是怎么影响1000历史发展的。“明教”最早由古波斯萨珊王朝的摩尼(216年4月14日-274年2月26日)所创建,故而又叫做“摩尼教”或者“牟尼教”,并同时经由西域传入漠北,接着进入中原,并在公元845年唐武宗灭佛的时候和道教结合,于江南地区的平民百姓中秘密流行,逐产生一个新的教派,那就是“明教”。和绝大多数信仰的壮大都伴随着百姓的困难一样,此时的明教依旧还像一个孩子般稚嫩,然而唐末群雄割据,五代十国的混乱给了明教最大的发展契机。由于明教宣扬“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的教义,其教主(被誉为“明尊”)自然成为了光明的化身,通俗讲就是“救世主”,以致于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笃信和入教者无数,再加上教众多数为底层受的百姓,则导致大多数都是胆大且不怕死之徒,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仅如此,当时的明教还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首领张角为创派祖师,更添其的色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元920年,后梁陈州人毋乙和董乙率领明教教众发动了“毋乙起义”,势力遍及当时的陈、颍、蔡三州,甚至被推为天子,开国封号,只是随后不久就被后梁禁军。作为只有数千群众的“毋乙起义”在历史上当然不值一提,况且还是发生在非一统的王朝,但是很多时候一旦潘多拉的魔盒打开,就无法再关闭了。后梁禁军可以整压明教的毋乙起义,却无法剿灭明教在当时东南一带的传播。.到了宋朝以后,天下虽然安定,但是由于北宋的贸易经济极度偏向掌握大资源的商贾、地主和贵族,导致了严重的阶层分化,百姓苦不堪言,由此备受的平民阶层开始踊跃加入明教,再次成为一股庞大的势力。与此同时,由于明教教义提倡吃素,而摩尼教的“摩”和“魔”同音,于是又被人称为“吃菜事魔”教,简称“魔教”所以到这里大家应该看明白了,之所以“六大门派”觉得明教不入流,且称其为魔教,那是因为六大门派是世家子弟,享受人间烟火,皇帝册封,占据名山大河。而明教却全是一群穷苦的百姓,还时常寻滋,自然对不上眼了。而且还常常跟着朝廷对着干,“魔教”之称算是理所当然了。不过明教可并不在乎这些,因为他们马上又要干大事了。公元1102年,身为清溪摩尼教首领,也就是睦州(杭州)明教教主的方腊在江南一带起事,周边各地明教教主纷纷响应,如台州明教吕师囊,婺州明教朱言等,从者几十万。并在短短一年之间攻下华东六州五十二县,建元“永乐”,企图跟赵宋划江而治,自成一国。这是迄今为止明教所造成的最大农民起义,可惜终究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失败,并成为江浙地方官员认为造成社会判乱的源头,开始。为此,到了北宋末年明教和白莲教、弥勒会融合,成为“香会“团体,从地上转到地下,成为东南地区的秘密教派。虽然由于方腊起义明教遭受到了来自朝廷的重大打击,但是其教会成员的特殊性质,经历宋元两代,不仅没有没落,反而越来越壮大,几近遍布大半个。而这个契机,到公元1351再次来临了。出生于白莲教家庭的河北人韩山童伙同刘福通、杜遵道等人,在安徽发动了起义,而他们效仿方腊的明教,成员全部系有红巾,宣扬“明王降世”。顿时之间几近遍布大半个的明教教众如潮涌般响应,逐成燎原之势,这就是最终毁灭元朝的“红巾军起义”。在《倚天屠龙记》中杨逍曾对张无忌说明教是“反元势力”,实际上讲的就是以明教教众为基础的“红巾军起义”,而加入红巾军的朱元璋以及常遇春等人,在书中被描述为明教,自然是符合真实历史的。只是这个时候的明教教主并不是张无忌,而是韩山童的儿子,被称为小明王的韩林儿。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凭借明教元朝,成为明朝的开国君主。而对于明朝的明,到底是不是来自明教的“明”,实际上如今依旧是众说纷纭。从《明史》记载来看,朱元璋之所以定国号为明,是采取了刘伯温的意见,既然南方属火,为明;元朝自北起,为水,当时五行相克之理,再加上自古便有“朱明”一说,于是便取国号为“明”。但是到底有没有明教明的这层意思,想来是带一点的,却应该不是全部。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凭借明教元朝,成为明朝的开国君主。而对于明朝的明,到底是不是来自明教的“明”,实际上如今依旧是众说纷纭。从《明史》记载来看,朱元璋之所以定国号为明,是采取了刘伯温的意见,既然南方属火,为明;元朝自北起,为水,当时五行相克之理,再加上自古便有“朱明”一说,于是便取国号为“明”。但是到底有没有明教明的这层意思,想来是带一点的,却应该不是全部。朱元璋自己是凭借明教登上皇位,自然深知明教这种民间教派对的危害。所以立国之后便采取了李善长的意见:下诏严禁白莲社、明教,并把取缔“左道邪术”写进《明律》十一《礼律》。自此,明教成为了彻底的“魔教”,受律法所不容。不过对于明教来说,对光明的渴望不灭,自然火种生生不息。例如永乐年间的唐赛儿起义,清朝中后期的白莲教起义等,实际上依旧算是明教……

朱元璋,除了朱元璋这个名字外,还有多个名字,朱重八、朱元龙、朱兴宗,朱国瑞等。朱重八是朱元璋的小名。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大伯叫朱五一。朱元璋出生时,他的大伯朱五一已有四个儿子了,分别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他的父亲朱五四也已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重四、重六、重七,朱元璋在族中兄弟排行第八,故名重八。朱元龙传闻高彬为朱元璋起的,高彬是朱元璋出生地附近山上皇觉寺里的一个和尚。传说朱元璋出生后,昼夜啼哭不停,他的父母实在没有办法,就把他抱到附近的皇觉寺里,打算让他皈依,来到寺中,朱元璋竟然不哭了。庙中的主持高彬将他收为俗家,并给他起了朱元龙这个名字。朱兴宗,朱元璋,朱国瑞,这三个名字,是他后来起的。朱元璋十七岁那年,因天灾与瘟疫,父母相继而亡,为了活下去,不得已正式出家,到皇觉寺做了一名和尚。因为寺中也没有余粮,朱元璋只做了几十天的和尚,便被打发出门,云游四方,再次回到寺中,已是三年之后。当时,已是天下大乱,农民军风起云涌。回到寺中不久,朱元璋就收到了少时玩伴好友汤和的邀请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当时还叫朱重八的朱元璋,就投奔了郭子兴。朱元璋参军后,成了郭子兴的亲兵。他胆大机敏,作战勇敢,在红巾军中很快就崭露头角,逐渐升迁,郭子兴也将养女马氏嫁给了他。后来,朱元璋逐渐发展成为一方枭雄,有了与元朝相抗衡的势力,有了光复汉地的雄心。为了表达灭元的决心,他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璋是一种玉做的利器,朱元璋意思就是“诛元璋”,寓意为自己是诛灭元朝的利器。“国瑞”是他的字,就像诸葛亮,名亮,字孔明一样。从此,朱元璋这个响亮的名字开始传遍大江南北,开始传遍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朱兴宗,这个名字,史料记载不多,听起来比较文雅,不像朱重八那么土,估计应该是朱元璋参军后,在军中有了一定地位后,为提升自身形象改的,不过,这个名字现在已很少有人知道了。民间还有把朱元璋称为朱洪武的。洪武,其实是朱元璋的年号,1368年朱元璋击破了各路农民起义军,控制了江南全境,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两个字是由朱元璋本人亲自创制的,含义是洪大的武功,有张显武事的意思。

朱元璋当然是乞丐皇帝了。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淮河流域因为干旱和蝗灾,发生了严重的饥荒。而伴随饥荒而来的瘟疫夺走了朱元璋父亲朱五四的性命,留下了朱元璋和两个哥哥。其中二哥继承了家业,其实以那种情况来说,家产和没有差不多的。三哥被过继给别人家做养子。朱元璋则是因为父亲朱五四曾在皇觉寺为其许过愿,所以朱元璋前往皇觉寺还愿,也就是出家为僧,这时候朱元璋是个小和尚。没过多久因为饥荒,依靠村民布施的皇觉寺,因为村民都饿死个七七八八的,自然也维持不下去了。因此皇觉寺里的和尚们说好听了是都出去化缘求生了,说不好听了就是出去乞讨去了。小和尚朱元璋自然也踏上了云游化缘之路,由于朱元璋只是个挂名的和尚,加上化缘本就跟乞讨没什么区别,所以他遭受的苦难与乞丐没什么区别。所以说朱元璋是正而八经的乞丐皇帝,当然卑微的曾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逆袭成功了,成为了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所以说朱元璋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你的出身多么不好,不管你曾经多么卑微,不管你起点多低,只要你肯努力,只要你有大气运,你就会有大成就的!当然如果你没有大气运,这个努力就看命了,好了干完这碗毒鸡汤,记得点个赞哟。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robots”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