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各恣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九省(区),最后于山东省垦利、利津两县之间流入渤海
.干流全长5464公里.黄河,从它源头的细流,到祖国东部浩翰的渤海,沿途汇集了35条主要支流和千百条溪川,形成了年径流量达4480亿立方米的滔滔洪流.流域面积为75万2千多平方公里.中华民族 文明摇篮黄河,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哺育了我国各族;黄河流域,曾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摇蓝.
1、长江长6300多千米 .长江是第一大河,在世界上位列第三,干流全长六千三百多公里,经青藏高原、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区,注入东海,沿途汇集了七百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一百八十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土地总面积两成.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
2、黄河长5400多千米.黄河仅次于长江,是第二大河,干流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九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七十五万多平方公里.中游段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支流夹带大量泥沙汇入,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黄色,因而得名.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首先,黄河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流入过山西,只是一直沿着山西的边界在流,分别作为晋蒙、晋陕和晋豫的分界线。黄河在忻州市的偏关县入晋,然后流经河曲县、保德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永和县、大宁县、吉县、河津市 、万荣县、临猗县、永济市、芮城县、平陆县,到运城市垣曲县出晋。从内蒙河口镇至山西禹门口一段,是黄河干流上最长的连续峡谷——晋陕大峡谷。而几乎山西沿线黄河的美景,都在这段壮丽奇特的晋陕大峡谷中。下面介绍一下,黄河山西沿线几个著名的美景。老牛湾位于晋蒙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南部是山西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是一个鸡鸣三市的地方。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长城与黄河在这里握手,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蜿蜒的黄河从内蒙古的准格尔旗流经此处向东南拐了一个大弯,当地百姓形容这个弯拐得如老牛横身一般,故称老牛湾。同时因为高耸、挺拔的蛮汉山在这里形成了险峻的黄河峡谷,所以此处蜿蜒山崖上的一段明长城到此就突然而止,不“渡”黄河,又被人称为“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老牛湾村有两个,分别处于内蒙古和山西,从内蒙的老牛湾广场乘船可以直接抵达山西的老牛湾村。内蒙古一侧的老牛湾景区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这里是摄影家们公认的折摄老牛湾的最佳位置。山西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是黄河入晋第一湾,这里坐落着老牛湾古村落,沧桑的窑洞群形象的勾勒出了古时老牛湾人的生活状况。明长城沿线上的军事要塞——老牛湾堡也坐落在这里,更有屹立悬崖之上的望河楼,不仅有美景,更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临县,依吕梁山,襟黄河水,是山西临县的一个古渡口。碛口镇位于湫水河与黄河交汇处,湫水河携来了大量泥沙,挤占黄河水道,使黄河河床在碛口由400米猛缩为80米,混浊的黄河水像一头被惹怒的雄狮。有“黄河行船,谈碛色变”之说。于是,人们只能在碛口停泊转旱路。而碛口古镇也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晋商发祥地之一。壶口瀑布,其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壶口瀑布是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与中越边界的德天瀑布、贵州省黄果树瀑布同为三大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河面宽度被压缩到20-30米,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隆冬季节,壶口一带黄河水面封冻,有的地段冰层较厚,形成联接两岸的天然桥梁,称黄河冰桥。永和乾坤湾,位于山西省永和县和陕西省延川县之间的晋陕大峡谷中,流淌了160万年的黄河,从南庄乡前北头湾进入永和,从交口乡取材湾流出永和,蜿蜒68公里,自北而南形成了英雄湾、永和关湾、郭家山湾、河浍里湾、白家山湾、仙人湾和于家咀湾7个巨大的“S”形大转弯,统称为永和乾坤湾。 在永和,有句俗语,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鹳雀楼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时兵家修建的军事建筑。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地理位置优势、风景秀丽,唐宋时期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诗因楼作,楼因诗名。开元铁牛开元铁牛亦称唐代铁牛,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的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两岸,各四尊。铸于唐开元年间,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交通而铸。元末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后因黄河 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后于蒲津渡遗址上发掘出土。龙门是黄河的咽喉,位于山西省河津市与陕西省韩城市交接的黄河峡谷出口处。黄河自北而南下,河水沿峡谷奔腾而下,东西两山夹河,悬崖绝壁,相对而立,形状似门。相传每年农历三月,江河湖海诸川的成千上万鲤鱼逆水而上,游到此处,跳跃行进,跃登河门,跃入者可以化为龙,人们把鲤鱼跳跃的地方,称为“龙门”。传说这里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所以又称禹门。风陵渡,在山西省芮城县西南端,与河南、陕西省为邻。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也是金庸笔下郭襄“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