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动态 > 动态

人类为什么不再登月了(美国宇航员当年为什么停止登月计划)

2023-01-07 16:19     发布者:robots
导读

我先总结后展开。总结两个原因:1、是美苏争霸美国赢了,政治上不再需要再证明什么,2、是钱,这东西太烧钱。

展开:要想知道一件事为什么结束,你就要知道这件事为什么要开始。二战结束后,美苏作为各自阵营里的老大哥,都想当世界老大主导世界秩序。也是想在政治上证明谁的制度更优秀,军事上又能恐吓压倒对方。但什么才能最有效的证明自己的实力呢?那当然是让人类登上月球啊!这种广告效应当然不言而喻。首先是苏联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每天在美国人的头顶上绕好几圈。这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立刻迎头赶上。自此双方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世纪大竞赛,即太空竞赛。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美国笑到了最后。这个胜利意义非凡,对之后世界格局的走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此奠定了美国全球霸主地位,更在世界上确立了制度的主流地位。

美国首次载人登月是在1961年,截止2020年是59年的时间,当然快接近60年了,并且持续到了1972年12月,总计登陆了6次月球,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美国的登月是人类航天历史上的重大成就,当然进行载人登月的工程浩大,参与整个工程巅峰的时候,人数是达到了30万人,可以想象下,人类的首次登月困难程度是多大。

当然这也说明了进行载人登月并不是一个人能够力所能及的,而在如今社会的发展之下,一个国家还是具有这也的能力,但是时至今日,全球也只有美国载人上过月球。

为何美国之前就可以登月?

首先,美国当年的科技能力可以说是非常强,加上与前苏联进行航空航天技术上的竞争,所以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投入得非常多,并且工程量非常的浩大。上面我们也说了,美国的首次登月并不是非常简单。

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直接占据了当年美国全部科技研究开发经费的20%。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这个时候,不仅需求资金的支持,还需要技术的支持,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全球人类进行了多次的技术变革,而美国就是其中工业变革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所以当年他们的技术就很厉害了,并且从1961年之前的美国现状都知道,无论是在航天研究技术上,还是其他用于竞争上的东西,都是耗费巨资进行研究。

可能这里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当年苏联不出现解体,可能苏联也是能够成功载人登月的,不过在解体之后,完全已经跟不上节奏了,所以最终美国也算是率先一步了。

当时,为何不具备登陆月球的能力?

这个是个人应该都知道,1945年二战才结束,我国是受战争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就算是在1961年,美国首次登月的时间,也才10多年的时间。我国也还是在发展,自力更生之中。

在科学研究的方面可以说相对比较缺乏,更加别说在登月方面的研究了,真的是少之又少。所以先决条件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不具备这个能力,根本就没有多少这方面的精力。

不过在当年,我国虽然没有在这些方面研究很多,但是也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研究影响力产品,例如在1964年爆炸成功,成为第五个有核国家。这也证明了我国的一个侧重点。

所以只有稳定的生活后,我们也才能放眼到其他方面的投入,这就是为了我国如今发展这么快的原因,因为我们有能力保护自己,还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登月的问题了。虽然我国还没有实现载人登月,但是目标已经制定好了。

多久能够载人登月?

按照计划来看,我国首先是要先建立国际空间站,然后再进行载人登月,按照部分报告的说明情况来看,预计可能是在2030年前后实现,但是也有报告说,可能是在2025年实现航天员登月的计划,当然具体的情况具体来说,暂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所以这也说明了如今我国正在往载人登月方面发展,如今全球载人登月的格局还是没有改变,还是只有美国一个国家登陆过月球。

同时美国在计划实施第二轮载人登月计划,所以未来我国还是有可能是全球第二个有能力载人登月的国家,这就是科技发展的潜力,我国如今在航空航天的研究方面投入也十分的大。

所以未来世界各国可能都要看我国在航天发展上的一个“表现”。这不我国“嫦娥5号”又要准备发射了,要上月球采样了,所以如今是探测器发射,未来就是载人上月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因为美国人在1969年登上月球了以后,这一个壮举被很多人所怀疑,因为很多国家认为美国人并没有真的登上月球,毕竟美国人一直到现在,从来都没有再次登上月球,所以说这有可能只是一个骗局,而且当年美国用来登月的火箭后来都找不到了,所以更让不少人感到怀疑当年美国人是不是没有登上去,只是拿了一段伪造的视频给其他国家看的,当然也有不同的说法,比如因为苏联后来已经解体,所以说没必要在太空里面继续竞争,所以既然没有什么利益而言,美国人就不会继续登月

我的结论是美国不可能登月,一定是在电影棚里摄制的,大家想想从前苏联发射卫星开始,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美国就成功登月,我觉得时间根本不够,你就是拥有现成的科技也需要很多次验证吧,就象研究长征五号,从神州号上天都二十年了,可我们依旧局步不前,难到现在的科技还不如五十年前的美国先进,说实话这真的令人难以相信。以此类推,美国不可能在五十年前制造如此先进的机器和设备,我承认美国十分发达,可是在太空站方面美国得依靠俄罗斯才能完成太空站的建设。宇宙飞船美国现在都造不好,让人实在不敢承认美国五十年前上月球,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大气层都没飞出去,美国就损失了好几架航天飞机,美国七次登月,几乎次次成功,这实在太科幻,我想问问美国现在有能力登月吗,如果美国重启登月的话,没有十数年也怀做不到,我相信美国现在也没有那么自信,给他十年它也没把握把人送到月球再回来。因为美国从来不曾登月,只是把探测器绕着月球几圈就回来了。

我看到有人说,咱们那是不想登月,要登早登了,这明显就是在自欺欺人。咱们不是不想登月,而是技术上还不成熟。

早在2004年,咱们国家就正式开展了针对月球的探测工程,也就是咱们所熟知的“嫦娥工程”。这个“嫦娥工程”一共有三个阶段,分别是“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很明显,“登月”一直都是咱们航天计划中的重要要组成部分,甚至于是核心计划。

因为登月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太空殖民时代咱们能否占得先机。就当下而言,探索太空其实就相当于十六世纪的大航海。到处都是“无主之地”,先到先得。咱们发展航天技术,肯定不只是近地轨道上玩玩儿那么简单,那是肩负着未来抢占太空资源的重要使命的。

而想要完成这样的使命,那就至少需要具备登陆其他星球的能力。这就好比大航海时代,那些探险者们远离家乡,肯定不是为了在大洋上漂泊,而是想要找到新的陆地或者岛屿,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就当下而言,月球无疑是最好的试验场,毕竟它离地球最近。如果连月球都登不上去,何谈殖民太空?

所以,大家一定要弄明白,咱们一直都是想要登月的,只是目前技术还不成熟,或者说还没到登月的时候。

咱们目前虽然已经多次登上太空,但是在针对月球的探测计划上,其实还仅仅是处在第一个阶段,即“无人月球探测”。因为迄今为止,咱们国家发射的所有的嫦娥系列探测器,那都是无人探测器。

按照咱们的探月工程计划,这种无人探测其实就是在为后来的“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做准备。航天计划一直都是这样一个步骤,先进行无人试验,然后才是载人操作,最后再谈建立基地的事儿。咱们的神舟系列不就是这样吗?

当然了,随着最近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咱们的“无人月球探测”阶段基本算是走完了。因为“无人月球探测”一共被分为三步,分别是绕月飞行、着陆月球以及采样返回。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绕、落、回”三步走。目前嫦娥五号承担的就是采样返回的任务,属于登月计划第一阶段的收官之作。现在只需要等到嫦娥五号登陆月球,然后采样返回,那么咱们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下一阶段的“载人登月”工程了。

不过,这里还是需要给大家泼盆冷水。就算是嫦娥五号成功返回,也不代表咱们就具备“载人登月”的能力。因为“无人”与“载人”这两种技术,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实际困难程度却相差甚远。

比如宇航员的生存问题,从地球出发到登陆月球,然后再返回地球,这需要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以嫦娥五号为例,11月24日发射,12月1日才着陆月球,完成采样任务之后,还得等待合适的月地入射窗口,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呢。

在这么漫长的一个时间里,宇航员的生存安全问题如何解决?尤其是是登月之后,如何应对恶劣的月表环境。要知道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高达330摄氏度,而上升器发动机点火瞬间温度最高也能达到上千摄氏度,这对于嫦娥五号现有的机器设备都是极大的考验,更不要说血肉之躯的人类了。

当然了,给宇航员建立生命维持系统并不算太困难,毕竟咱们有过载人航天的经验。困难的是建立生命维持系统后,多出来的质量该如何解决?嫦娥五号探测器因为是无人探测器,不需要什么登月舱之类的东西,总重也就8吨左右。

承担嫦娥五号运载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是胖五,其乃是咱们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胖五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是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是14吨,勉强能够胜任嫦娥五号的运载任务。但是如果变成载人登月飞船,胖五估计就够呛了。

咱们可以参照一下美国的“”登月,美国飞船及登月舱总重高达46吨,是嫦娥五号重量的五倍多,胖五根本推不动。当时负责“”登月运输的火箭是美国的土星五号,拥有能将120吨的载荷送上太空的能力。

正是因为有着土星五号这样的庞然大物,美国当年才能成功登月。而咱们目前还没有这样实力的超重型运载火箭。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在着手研发,即长征九号。但是这个过程注定不会太容易。上世纪70年代,苏联也搞过超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结果发射四次全部失败,导致项目下马。最终苏联的登月计划,一直停留在和咱们一样只能无人取样返回的阶段,直到解体也没有登月。

所以,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嫦娥五号成功返回之后,我们接下来的登月飞船依旧还会是无人探测器。只不过,其在重量会更大,采样质量和范围也会更广。我们可以将其认为是模拟登月的验证。

总之,载人登月,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robots”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