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缓和,全球经济发展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上评选出了亚洲的几大一线城市,那么都有哪些城市入围呢?
今年11月28日,东京大学将亚洲100个城市按照综合实力划分成了3大类,分别是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
之所以会特别列出亚洲地区的一线城市,是因为近年来亚洲的发展趋势比较突出,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提速较快。
此次闯入一线城市的共计25个,根据排名来看,日本大阪位列榜单第十位,作为日本发展历史悠久的古城,大阪的人文旅游产业非常发达。
而排在大阪前面的就是国内的深圳,2020年深圳的GDP总值达到了2.77万亿人民币,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创造出2.1万亿的成绩,位列全国第三名,此次入围榜单前十也是实至名归。
而排在深圳前面的,则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由于吉隆坡当地的经济交通水平较高,同时靠着179万的劳动力总数,成为了东南亚地区第二大经济金融交流中心。
榜单第七名就是广州了,作为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州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创造了2万亿的GDP总值,同时靠着自身的金融和对外贸易,广州的发展势头一直有增无减。
而能够排在广州前面的,则是第六名韩国首都首尔,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半年,以首尔为首的韩国城市创造了5.7万亿人民币的GDP总值,而这一数据只比广东省高出了124亿元,也就是说在不久后广东珠三角城市群将会有潜力将韩国等城市系数超越,届时广州的榜单排名或许又会更进一步。
此次榜单的第五名就是北京了,作为曾经的政治经济中心,近年来的北京正在逐渐疏散自己的经济功能,可即便如此北京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
2020年北京创造了3.61万亿的GDP总值,未来将会有希望冲刺4万亿大城市。
此次榜单第四名则是香港,身为特别行政区,香港的发展模式较为独特且自由,在遵循国内主流发展趋势的同时,香港靠着独有的金融贸易模式,成功闯入榜单前五。
排在香港前面的是上海,作为国内第一大经济城市,上海此次排名是第三位,也许有人认为上海在亚洲的排名应该再靠前一些,但是这次是东京大学的排名,他们的评选信息和综合考虑因素不具备共有的参考性,所以上海的实力远不止第三名那么简单。
那此次排在上海前面的都有谁呢?新加坡成了榜单第二名,作为东南亚地区第一大经济金融交流中心,新加坡主要依托外贸推动经济发展,但由于自身发展规模较小,新加坡在2020年累计创造了0.34万亿人民币,跟国内的四大一线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东京大学评选一线城市并不是只看经济发展水平。
而此次东京大学评选出的亚洲第一,则是日本首都东京,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比较明确了,这个榜单完全是依照日本的经济发展观念来评选的,虽然东京的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却能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悉数甩开还是比较让人吃惊的。
至于前十名开外的一线城市,从先到后依次是泰国首都曼谷、成都、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迪拜、武汉、釜山、印尼首都雅加达、杭州、重庆、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横滨、南京、仁川、台北和天津。
这样来算的话,亚洲前25大一线城市中,日本和韩国各有三个城市入围,而中国则有12个城市入围,相当于比日韩两国之和还要高出一倍。
而从国内的城市相比较而言,北方只有北京和天津入围,而且天津的排名还是最后,像大连、青岛、郑州等强市均无缘榜单。
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国内的城市南北发展差距仍有待缩小,关于这份榜单,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