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扬州召开第30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情况。
新闻发布会场
扬州昨天零新增累计病例570例296例已出院
扬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尹成雷表示,27日0-24时,扬州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70例。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经专家评估,当日38名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转至定点医院康复,累计出院296例。截至27日24时,共有53例确诊病例在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其中轻型7例,普通型46例。221例确诊病例目前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其中轻型30例、普通型191例。目前,所有患者都在全力治疗中。
28日核酸检测现场
据介绍,截至目前,扬州共有中风险地区7个,分别为邗江区双桥街道双桥社区柳湖南苑小区、双桥街道石桥社区姚庄小区、甘泉街道、维扬经济开发区荷叶社区荷叶东路2号、方巷镇朝阳路31号、方巷镇裔家村、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城北街道瘦西湖福苑小区。27日,对部分地区开展了核酸检测,共采样、检测140.66万人。截至27日24时,未检出阳性样本。
今天,扬州对邗江区公道镇、杨寿镇、杨庙镇、瓜洲镇;广陵区头桥镇、李典镇、沙头镇;经济技术开发区施桥镇、八里镇、朴席镇;生态科技新城全部区域;邗江区、广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等区域内100个居民小区以及上述四个地区内近14天内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居民小区和集中隔离点,开展核酸检测。
滞留扬州的外地人陆续返程249人已返程回家
滞留扬州主城区外地人员返程工作的最新情况如何?28日新闻发布会上,扬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外地滞留扬州人员服务保障组工作联络人、市政府办副主任陈健进行了介绍。
据介绍,25日中午,扬州发布了《关于做好滞留扬州主城区外地人员有序返程管理工作的通告》,先期启动了滞留在生态科技新城和广陵区头桥镇、李典镇、沙头镇的外地人员的返程工作。截至今天中午11:00,累计受理滞留外地人员返程申请480份,已安排返程249人,其中集中转运人员171人、自有车辆驾乘人员78人。
有序管控
按照稳妥有序、梯度推进的工作要求,今天下午扬州将在主城区新增7个乡镇(街道),启动滞留外地人员的返程受理工作。后续将根据主城区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尽快启动其他低风险区域乡镇(街道)的滞留外地人员返程受理工作。感谢各位外地朋友的理解和支持,扬州将认真做好返程受理、审核、转运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扬州确保5087名“三独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吃饭买药看病等需求
疫情给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对于“三独人员”的基本生活服务保障,扬州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28日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进行了解答。
扬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防控组综合协调专班负责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编办主任徐志刚表示,疫情发生后,“独居老人”“独居未成年人”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独居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成为党委、政府关注关心的重点。扬州构建关爱服务体系,努力让主城区“三独人员”安全度过疫情。经过前期的逐村组、逐楼栋、逐户摸排,主城区共有“三独人员”5087人,其中,独居老人有4765人,独居未成年人有35人,生活不能自理独居残疾人有287人。
据介绍,扬州针对“三独人员”的关爱服务,专门下发了文件,明确了五项关爱措施。一是对“三独人员”的数量、分布及个性化服务需求等,建立“一人一档”的关爱档案,及时纳入保障范围。二是志愿者与“三独人员”“1+1”结对,原则上 1 名志愿者定向关爱联系的“三独人员”不超过 5人,共有1997名志愿者参加结对,做好送餐(菜)、代购、医疗就医等服务。三是挂包志愿者做到“每日两问”,结合日常服务,每天至少两次联系“三独人员”,必要时上门探视。四是设立线上医疗救助热线、心理援助热线,组织志愿者配合结对医务人员做好“三独人员”日常用药情况登记,帮助购买常见病、慢性病治疗药物,特殊药物按照规范流程申请,通过“绿色转诊”通道满足就医需求。五是与冶春等大型餐饮公司合作,对1284名有送餐需求的“三独人员”提供免费三餐服务,由志愿者送到家门口。
扬州街头
近期,扬州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形式,随机跟踪了解2355名“三独人员”的日常生活、问诊就医等。从反馈的情况来看,“三独人员”这个群体得到了妥善安排,总体情况良好。下一步,将根据疫情防控进展和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加大保障力度,加强核实督查,把疫情对他们的影响降到最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来源: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