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运筹决战前, 遏制锦州锁喉咽。万炮齐放敌垒摧,铁军雄师显神威。
解放战争后期,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共产党在士兵作战能力和部队军备情况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招揽了众多浴血奋战、英勇无畏的精兵良将,每个野战军部队也拥有了自己引以为傲的王牌精锐:二野的炮兵在淮海战役中屡建奇功,三野的海军纵队在渡江战役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要说哪一支特种纵队是解放军实力最强的“制胜法宝”,还是当属四野的炮纵部队。这支部队拥有着相当坎坷的身世经历,靠着“捡破烂”勉强成立,却在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一鸣惊人,不仅派出数千门火炮齐轰锦州,让“炸药包”成为历史,更是配合大部队在31小时内歼灭10万敌军,打得对面的国民党士兵闻风丧胆!这支拥有坎坷经历的炮兵部队是怎样成立的?为什么人们会说它是解放军最强的特种纵队?这支部队到底又是怎样在锦州战役中实现逆袭的?
图|淮海战役中的炮纵部队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既可以翻看往期的视频,也不会错过以后的精彩内容,点赞和关注就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大家。
视频链接:解放军最强的特种部队,靠“捡破烂”起家,炮轰锦州一战封神!
在近代中国的抗争历史上,一穷二白的共产党部队经常在武器弹药方面捉襟见肘,被敌军猛烈的炮火攻势打得节节败退。为了能有效阻击敌军并且赢得战役的胜利,不少战士置生死于度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运送炸药包,以生命为代价炸毁敌军的火力据点,才使得我军成功打开冲锋的道路。战士们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固然值得所有人敬仰传承,但要是每一次战役的胜利都是用部队将士的生命换来的,那这样军队的有生力量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每每看到战士们舍身冲锋的场景,中央领导都会痛心疾首,也更下定决心要组建自己的炮兵部队。
不过让中央领导惊喜的是,就在不久之后,我军不仅拥有了自己的炮兵部队,这些部队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威猛之师。而共产党的炮兵部队之所以能够迅速组建并且形成规模,全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先见之明,这个人就是被称为“炮兵元帅”的朱瑞。
图|炮兵元帅朱瑞
朱瑞出生于江苏宿迁,是国内少有的工兵人才,在炮兵理论和技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朱瑞在20岁时就远赴苏联留学,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以及克拉辛炮兵学校研修深造,攻读的专业就是炮兵专业。他从小看到国家的山河飘零以及同胞的流离失所,心中产生了满满的救国情怀,在苏联留学期间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国际共产党,后转为中共党员。
1930年,在国外学习了5年的朱瑞返回国内,参与到了蓬勃发展的红军队伍中。他先后担任过组织内部的特别指导员、红军的部队领导和红军学校的指导教员等职务,还参加过“反围剿”和长征,在实战中提升了自己的军事素养。在跟随部队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朱瑞也在尽自己所能筹建属于共产党的炮兵部队。
图|八路军的炮兵部队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持续作战的过程中,中央领导深刻地认识到炮兵对于部队的重要性,于是在1938年正式成立了我军的第一个炮兵团。领导对炮兵团寄予厚望,经常对部队的炮兵表示:我们共产党不仅要组建炮兵团队,还要让炮兵团成为部队的中坚力量,在战场上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封建军阀,为我们八路军争光,也为中华民族争一口气!
后来抗日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中国军队开始掀起全面反攻,擅长游击作战的八路军也从敌后根据地走向前线战场,开展城市攻坚战,夺取那些被日军占领的大型城市。而想要在攻坚战中占据更多的优势,我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部队的炮兵力量。在这样的环境要求之下,我国第一所炮兵学校——延安炮兵学校应运而生。但学校虽然是成功创办了,中央和校方的领导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图|延安炮校
学校的地址位于南泥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还是一片野草丛生、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地。炮校建校初期有10个学员队伍,整个学校却只有18门火炮,连平均每个学员队伍2门火炮的标准都达不到。条件如此艰苦,学员们的学习速度势必会受到影响,部队的炮兵团也无法得到快速补充。当时朱瑞就在炮兵部队任教,也在为学校火炮数量不足而发愁,不过很快,国内以及东北地区战役形势的变化,让朱瑞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机会。
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战场上消耗了大量战争资源的日本侵略者受到苏联和美国两个世界大国的夹击,终于丧失了所有的反击能力,向同盟国宣布投降。日本法西斯投降后,盘踞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也陆陆续续撤回国内。日军离开后,他们遗留在东北的武器装备也就成为了各方势力争抢的战略资源,不仅国共两党虎视眈眈,苏联红军也想在这其中横插一脚。朱瑞看上的正是这批日军装备,当时他以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的名义向中央提出申请,请求将炮校迁移至东北的解放军根据地,以便在我军争取到更多的火炮后可以让学校的学员观摩使用。
图|日本关东军
中央领导觉得朱瑞的建议言之有理,很快就予以通过,并安排了具体人员配合朱瑞展开工作。1945年9月,朱瑞将炮兵学校的学员分成三批,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到了东北。不过让朱瑞没有想到的是,他想要利用东北的战略物资发展共产党炮兵部队的雄心壮志很快就被冰冷的现实击碎了。
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将炮兵学校转移到东北地区,朱瑞和学校的学员日夜兼程,不敢有丝毫的停歇。可当他们抵达原先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占领区时,却发现日军遗留在这里的武器装备很大一部分都已经被苏联红军运回国内了。朱瑞一行人想要接收剩余的日军炮兵装备,但苏联方面表示要不是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正式对日本宣战,派出苏联红军打击盘踞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中国的抗日战争也不会这么快结束,所以这批武器装备理应由苏联接管。迫于同盟关系,中央只能同意苏联方面的说法,将东北的日军装备都交到苏联手上。心心念念的炮兵装备没有了,延安炮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大失所望,准备原路返回。但在众人心灰意冷的时候,朱瑞却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困惑不已的决定:“所有人出发捡破烂”。
图|搜寻有用物资的战士
这是怎么回事,朱瑞为什么让炮校的战士们去“捡破烂”?实际上朱瑞所指的“破烂”可不是大家在街头巷尾看到的纸盒瓶罐,而是所有和火炮有关的结构零件。身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朱瑞见多了狡猾的日本侵略者四处藏匿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行为,东北地区幅员辽阔,日本关东军在这里经营十几年,建立了大量的占领区,肯定也部署了不少的军火库。这些军火库有明有暗,日军仓促撤离,有的地区可能没有打扫干净,有些野心勃勃的侵略者甚至会故意藏匿一部分武器,打算供自己国家的军队卷土重来时使用。
为了搜寻这些被日军遗落或藏匿在东北大地上的武器,给我国的军队和炮兵学校补充装备,朱瑞将延安炮校上千名的老师和学生都分散开来,组成多个小组,在东三省各地搜寻有用的物资。在搜寻小队出发之前,朱瑞特意跟所有人强调,这次的搜寻活动不拘一格,只要跟火炮装备有关,哪怕是一颗钉子、一个小零件甚至一枚弹片也不能放过。就这样,一场由延安炮校主导的轰轰烈烈地“捡破烂”活动在东北的白山黑水正式上演。炮兵学校的师生们走遍了东三省所有的高山密林和戈壁荒漠,就连一些被炮火彻底摧毁得荒无人烟之地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有时为了能找到火炮,炮校的师生还会在野外露宿,在天寒地冻中跳入冰冷的江水。因为有些找到的火炮装置残缺不全,朱瑞还特意招聘了一批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在炮校内部建立了修理厂,专门负责修复大家找回的各种火炮、弹药以及细碎零件。
图|搜寻物资的解放军
在朱瑞率领师生四处搜寻火炮装置的过程中,驻扎在东北的解放军部队也倾巢出动,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剿匪行动。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的爱国志士纷纷揭竿而起,建立起众多的地方武装势力,但也有一些土匪流寇混迹其中,自持手上有枪有炮,在当地横行霸道,肆意欺压劫掠百姓,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解放军剿匪的过程中,部队的炮兵团也补充了大量的军火装备,实力急剧增强。
在炮兵学校全体师生的搜集活动和解放军剿匪行动的共同加持之下,东北野战军在短短两年的时间之内拥有了将近800门各式各样的火炮,其中甚至还包括200多门迫击炮和50多门加农榴弹跑。有了这些丰厚的“家当”,原先凄凄惨惨的延安炮兵学校正式在1946年夏天更名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校长还是朱瑞。这所学校为东北野战军培养了将近2000多名优秀的炮兵人才,组成了在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的四野炮兵纵队。
最初成立的炮兵纵队包含8个炮兵团、3个高升炮团、3个榴弹炮团、2个重炮团以及一个迫击炮团,装备之丰厚让对面的国民党军队都叹为观止,因为即使是有美国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当时的国民党军队里也没有这样一个强大的炮兵团队。
图|解放军重炮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在经历过系统的军事化训练后,东北野战军的炮兵部队开始跟着大部队南征北战。但令人惊讶的是,这支炮兵部队一开始并没有在战场上取得显著的战果。炮兵纵队于1947年1月正式开展实战,先后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平战役、夏季攻势、冬季攻势等诸多战斗,虽然也使得东北野战军在火力上压制了对面的国民党部队,但所取得的战果和炮纵的火力配置却并不相符。表现最明显的一次就是发生在1947年2月下旬的德惠战役,东北野战军的火力装备明显强于国民党,炮纵部队却还是和敌军打了个平手,使得整个部队和敌军激战三天都未能取得战役的胜利,被迫停止攻击原路撤退。
当时朱瑞已经升任成了炮纵的最高指挥长官,他在多方探寻之后终于发现了炮纵无法发挥出所有实力的原因:虽然东北野战军拥有雄厚的炮兵实力,但这一个师的炮兵部队在作战过程中经常被拆开使用,仅仅作为步兵部队的支援力量配合战斗,从来没有没有对敌军展开过集中的火力猛攻。朱瑞认识到这样的作战方法并不适合东北野战军的炮纵部队,部队必须调整作战方法,让火炮这种重型武器发挥出它应有的威力。
图|解放军研究火炮武器
调整了作战方针之后,东北野战军的炮纵部队在战术使用和步炮配合上越来越得心应手,进一步推动了东北的解放事业。东北野战军在作战过程中缴获了大量的国民党美式装备,这些装备也使得四野炮纵的实力进一步得到增强。据相关资料记载,在华东野战军(三野)还在使用改良版“没良心炮”艰难作战的时候,东北野战军的炮纵部队已经靠着从国民党军队缴获来的数千火炮实现反制了。
1948年下旬,解放军正式进入全面反攻阶段,身为三大战役开局之战的辽沈战役缓缓揭开帷幕。这一战意义非凡,中央领导十分重视,东北野战军的所有将士也做好了战略准备,蓄势待发。朱瑞率领的炮兵部队也在调派之列,并且被中央领导委以重任——攻克锦州。领导让朱瑞在后方指挥作战,但朱瑞却自动请缨要上前线战场,并严明现在正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自己更应该带着炮兵冲锋在前。领导拗不过朱瑞,同意了他带兵上前线的请求。但此刻的朱瑞没有想到,这场让四野炮纵一战成名的锦州战役,也是他人生中经历的最后一场战役。
图|锦州战役
锦州位于联通东北和关内交通道路的咽喉之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被中央领导称为“拿下辽沈战役的关键之处”。国民党方面同样也知道锦州是万不可失的军事要地,因此在锦州北部门户义县的外围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包括地堡群、雷区以及铁丝网等障碍物。
除去外围的屏障,义县本身也拥有的相当巨大的防守优势,这里历史悠久,有着高7.6米宽3.5 米的坚固古城墙,如果贸贸然发起强攻,步兵部队将会遭受难以估算的巨大打击。在中央领导苦思冥想该采取怎样的作战方针才能赢得战役的胜利时,朱瑞已经下达了作战指令,命令自己麾下的炮纵尽可能地接近作战地点,轰开义县的城墙。
为了尽可能实现就近射击,东野炮纵选择在深夜展开战斗,在夜色的掩映下抵达预定的射击位置。见将士们做好了战斗准备,朱瑞一声令下,炮弹如疾风骤雨般袭向国民党阵地,义县攻城战正式打响。震耳欲聋的炮响声持续了整整3个小时,在我军的炮火猛攻下,义县城墙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城内的敌军也伤亡惨重。先锋突击队从数十米宽的缺口攻入义县,很快就拿下了城墙的三个方面。东北野战军正式冲破国民党军队的防守战线,攻入义县城内,和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展开激烈巷战。仅仅用了6个小时,驻守在义县的国民党军队都被尽数歼灭,辽沈战役的开门炮成功打响。毫无疑问的一点就是,东北野战军的炮纵部队对此次“开门红”贡献颇大。
图|锦州战役
但令人惋惜的是,身为东北野战军炮兵部队最高长官、为国家的炮兵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炮兵元帅”朱瑞,却在此次战役中不幸离世。朱瑞在战斗进行过程中就走出部队指挥部,亲临前线阵地,打算去实地了解一下国民党军队配备的美式火炮和我军的火炮装备有何不同。但刀剑无眼,炮火无情,朱瑞在研究过程中不幸触雷身亡,牺牲时年仅43岁。他也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牺牲军衔最高的部队将领。
成功拿下义县后,解放军一路势如破竹,迅速朝着锦州进发而去。上级领导发来指示,表示必须在一周之内攻占锦州,为后续部队赢得更多作战先机。10月7日,锦州战役正式打响,东北野战军投入了整整5个纵队,总计将近20万的兵力参与战役。在义县战役中立下头功的炮纵部队也再次出动,在锦州城外竖起了上千门火炮,其中包括山炮、榴弹炮以及加农炮等重型火炮300多门,大大小小的迫击炮600多门。
图|炮纵部队
10月14日,在中央领导“一周之内攻占锦州”指令的最后一天,东北野战军终于发动总攻,让等待许久的炮纵部队开火。上千门火炮在同一时刻、对着同一个目标喷出火焰,伴随着响彻云霄的轰隆巨响,有坚城之称的锦州瞬间沦为一片火海。据后来国民党军队驻守锦州的将领范汉杰回忆说:“当时解放军集中了四野的所有火力攻打锦州,炮弹像冰雹一样落在锦州城内,以最快的速度燃烧起来,锦州城内所有的交通线和防守据点都陷入奔溃。这在中国战争历史上都是开天辟地的头一次。”
因为东野炮纵除了山炮和榴弹炮外还装备有高射炮,这些高射炮一直在锦州城的外围严阵以待。国民党军队的飞机迫于压力,一直不敢靠近前线阵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解放军的炮兵部队对着锦州狂轰滥炸。
图|四野炮纵
31个小时后,东北野战军在炮纵部队的配合下正式攻入锦州城,将范汉杰率领的15万锦州守军消灭殆尽,全面解放了锦州地区,切断了关内外国民党军队的联系,为辽沈战役赢得了更多的战略先机。辽沈战役结束之后,东北野战军将缴获的美式和日式火炮以及一批炮兵技术员都交给了战功卓著的炮兵纵队,使得东野炮纵的实力再次翻了一番。到1948年11月底,东北野战军的炮兵部队已经扩充到了3个炮兵师和一个骑兵师,被正式整编为特种兵纵队,在之后的平津战役中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1949年1月14日,东北野战军炮纵部队参与平津战役,对天津展开了长达40分钟的火力猛攻,使得解放军部队仅用了29个小时就歼灭了天津城内的12万守军。
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正式更名为第四野战军。到解放战争末期,四野的炮纵已经成为了解放军部队中人数最多、兵种最全,以及战力最强的特种纵队,一路跟着大部队从山海关打到海南岛,成为了真正的解放军最强特种部队,为保家卫国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