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动态 > 动态

美国洲际导弹(中国全部系列导弹)

2022-09-30 02:34     发布者:何俊
导读它是美国空军研制的最小的洲际导弹,虽然重量仅有17吨,但是拥有战术导弹的体型、却具备洲际导弹的射程,其不仅部署、发射和突破大气层的速度极快,而且50万吨级爆炸当量的核弹头,能够以90米的精度对战略目标

它是美国空军研制的最小的洲际导弹,虽然重量仅有17吨,但是拥有战术导弹的体型、却具备洲际导弹的射程,其不仅部署、发射和突破大气层的速度极快,而且50万吨级爆炸当量的核弹头,能够以90米的精度对战略目标实行手术刀式的打击;它也是迄今为止最特殊的洲际导弹,被誉为“拖拉机”的发射车自带“犁地”功能,能够让导弹直接埋入地下,以此来抵抗核爆炸的冲击波,因此或许也是人类历史第一款,发射车成本是导弹成本2.5倍的洲际导弹;不过这款洲际导弹试射两次后,被对手彻底扼杀在了摇篮里,美国最终也只能无奈放弃。它就是美国空军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计划花费950亿美元打造的侏儒洲际导弹。大家好,欢迎来到智看菜谱不看兵书的军师频道,我是军师。

01 “侏儒洲际导弹”究竟因何而生?

1983年1月,由斯考克罗夫特中将担任主席的独立委员会成立,其主要负责研究美国空军对未来洲际导弹的需求。3个月后,该委员会得出了结论:为了满足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对有前途、成本相对较低、生存能力强的洲际弹道导弹的需求,有必要发展小型、固体燃料、整体式和高精度移动式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空军准备两条腿走路,在研制铁路版的和平卫士洲际导弹的同时,美国空军展开了小型洲际弹道导弹(SICBM)的研制工作。SICBM项目的最终产物就是MGM-134洲际弹道导弹,第一个M代表机动,G代表打击地面目标,最后的M则代表导弹。虽然美国空军的借口比较合理,但是苏联此时已经装备了能够搭载10枚分导式核弹头,且精度和威力俱佳的R-36重型洲际导弹,另外苏联潜射洲际导弹的精度也在与日俱增,所以固定不动的发射井早已经变成了活靶子,所以这也是美国决心发展新型洲际导弹最重要的因素。

02 “侏儒”:个子小能量大

据悉,MGM-134是一种三级半洲际导弹,其有三个固体推进器以及一个末端液体助推姿控发动机组成。第一级固体发动机质量11.34吨,长度7.62米,直径1.168米,工作时间41秒;第二级固体发动机质量3.175吨,长度3.05米,直径1.168米,工作时间44秒;第三级发动机质量1.542吨,长度1.83米,直径1.168米。各级之间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激光点火器。其战斗部由一枚当量为47.5万吨的W-87核弹头组成的MK21再入飞行器,或者W61钻地弹组成。加上战斗部之后,MGM-134发射全重16.78吨、长14.02米、直径1.17米,射程11400公里,也是正是因为个子比较小,所以才有了侏儒这个名称。

与MGM-134尺寸相当的东风16中程弹道导弹,长11.8米、直径1.2米,射程却仅有1200公里;而俄罗斯号称即将要服役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洲际导弹,这款导弹长35.5米,直径3米,最大起飞重量达到208吨,射程18000公里。一枚萨尔马特的重量相当于12枚侏儒导弹,但是后者的射程却是萨尔马特的63%,足见侏儒洲际导弹的强悍之处。那么美国空军费尽心机研制的这款洲际导弹,除了个子小,打得远之外,还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03 “侏儒”:打击精度超高

于侏儒洲际导弹而言,90米的打击精度是其诸多性能中最亮眼的一点。当时为了能够精确打击核导弹发射井的井盖,从而将对手的核力量摧毁在基地内,美国空军对导弹精度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导弹采用了全程制导的方式,主动段采用轻型惯性制导,中段为星光惯性导航系统,末段仍然具备末制导修正功能,其末端液体助推姿控发动机,就能够调整战斗部的姿态,以最优的角度和速度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之所以能够达到90米的CEP精度,这是因为其制导系统中使用了一种叫做高级惯性参考球(AIRS)的陀螺仪。

惯性导航系统设备周围的环境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在AIRS中没有磁力平台转矩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流体悬浮式陀螺稳定平台系统。这种系统由漂浮在流体中的铍球组成,通过液压的方式代替了扭矩的作用,球体不仅被流体围绕着,而且流体还可以从球体的中心不断泵出从而达到稳定平台的作用。这种设计不仅消除了万向架锁定的问题,而且使其极其精确。除此之外,AIRS中使用的传感器是浮式气体陀螺仪和SFIR加速度计,它们是PIGA加速度计的衍生产品。

V2陀螺仪

尽管这种类型的加速度计最精确,但它包含许多精密的零件,这使它们的造价非常昂贵。根据1987年的数据,每个AIRS的造价需60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开发成本。当然由于设计复杂以及当时的技术不成熟,该系统也极易发生故障。不过正是美国人的尝试,让侏儒洲际导弹成为当时最精确的洲际导弹。虽然白杨M洲际导弹的精度号称能够达到60米,但是其仅有惯导和格洛纳斯系统两种制导方式,而且亚尔斯洲际导弹的精度也仅有150-250米左右,所以军师对白杨M的CEP精度持怀疑态度。

04 “侏儒”:生存能力极强

除了打击精度高,侏儒洲际导弹的生存能力也极强。波音和固特异航空航天公司研制了一款,八轮驱动的硬式移动发射车和六轮拖车。二者强强联合,让侏儒洲际导弹的公路机动时速高达90公里,越野时速为48公里。

另外,发射车还有两个特点。为了能够在核爆炸中生存下来,并减轻导弹发射车的总体重量,无论是弹壳还是发射车,都使用了当时技术最先进的材料,比如弹壳采用的是造价堪比黄金的,T800系列的超高强度碳纤维环氧树脂,这种材料是将石墨丝按照对角线的方式缠绕后,再使用环氧粘结剂将石墨螺纹粘合在一起的材料。它比钛合金还要轻,而且耐高温;车体表面覆盖了一层约 6 毫米厚的橡胶状材料,基底由乙烯丙烯单体制成,这种材料能够很好地抵御包括核、生物和化学在内的各种攻击;最后,运输车为全封闭式加固的机动车辆,配有锚定器,密封围裙,穿地桩等装置,地盘上还有一个排气室,能产生高真空,可以使运输车像壁虎一样“吸”在地面上,而拖车更过分地配备了一个犁,允许牵引车将发射拖车部分埋入地下,以提供额外的核爆炸保护。

“侏儒”导弹发射车在平时躲藏于加固防核洞库中保存,需要发射的时候才机动到专门的发射阵地,这些阵地都是平时就勘测好的,很多的射击诸元都无需再经过测量,发射车进入阵地就可以马上执行发射任务,而这一切仅需要15分钟的准备时间。极短的准备时间以及快速上升的能力,让这款导弹变得极难被拦截。总结一下,侏儒洲际导弹即抗揍又灵活,所以其生存能力极高。那么这款集射程、威力、精准、生存能力于一体的洲际导弹,美国空军为何没有装备呢?

05 “侏儒”:究竟死于谁手?

1989年5月11日,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首次试射该导弹,不过导弹在坠入太平洋之前仅实现了70秒的飞行;1991年4月18日,SICBM第二次试射成功,不过这也是最后一次试射。纵观历史,拥有战术导弹体型、却具备洲际导弹射程的侏儒,也是美国空军史上唯一的陆基机动型洲际导弹,导致这款导弹走向终点的主要原因或许有两点,一是因为几个月之后,苏联就解体了,这就导致了这款导弹在婴幼儿期间就失去了最主要的对手,对手的消失也间接让这款导弹被扼杀在摇篮里;

其次,这款导弹的造价特别高,一个小小的陀螺仪仅造价就高达600万美元,而且造价高昂的发射车也是一次性消耗品。为了列装500枚该型导弹,项目最初预算950亿美元,其中导弹造价仅120亿美元,而500两导弹发射车却需要300亿美元。但到1991年试射成功时,该项目的预算已经高达2000亿美元。虽然仅试射两次的侏儒洲际导弹,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于1992年1月被终止。但是30年前,美国就能研制出这种放在今天性能依旧不落后的洲际导弹,其科研实力之强可见一斑。不过,美国海军于1990年开始装备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从此海军的战略导弹核潜艇部队便成为了美国战略核威慑的重要力量,这或许也间接导致了侏儒洲际导弹项目的下马,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俊”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