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寿命不长,所以结婚都早,很多人都听说过,古人十四五岁就结婚了,果真如此吗?那是不是应该没有剩女了,而且古人还有重男轻女的现象,那女子肯定少怎么会有剩女呢?那我们下来就来看看
其实古人的结婚年龄,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局势、道德观念、官方政策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我们考察古人结婚年龄,应该分时间段来看。
早在先秦时期,对男女最晚结婚年龄就有规定。比如说《礼记》就规定:“男30,女20而无夫家者,皆过时不嫁娶者,媒氏会而合之。”这里的意思就是说:男子到了30岁,女子到了20岁的,这个时候还没有结婚,政府就会强制性的帮你结婚,一般是派官媒,给你强制介绍对象,必须去见。因此,这就说出中国在2000年以前就有了强制相亲。
这里文献只记载了法律规定的最大年龄结婚,但那现实当中一般结婚年龄是多少呢?先秦时期,相关的文献记载就比较少了,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对《左传》中记载的几位鲁国国君结婚时的年龄,从而侧面来了解一下,当时普通人的情况。根据当时统计,他们结婚的年龄分别是:鲁隐公30岁之前、鲁恒公大约18岁、鲁庄公37岁、鲁僖公25岁前、鲁文公23岁前、鲁宣公14岁或15岁、撸成功25岁前。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鲁国国君的结婚年龄大部分都在18到30岁之间,大多都符合30岁之前结婚的规定。唯独鲁庄公例外,在37岁结婚,不知道当时国君大龄未婚,会不会有臣子强制安排相亲呢?
在战国末期,统一战争对社会的破坏力极大,加上秦朝暴政的影响,这时,人口数量大幅度的下降。在汉朝初年,政府为了加快人口繁衍,汉朝官府修改了男子30岁、女子20岁的最晚法定结婚年龄,将这一年龄大大降低,特别是女子的改为女子最晚结婚年龄到15岁。
与先秦官府强制相亲的办法不同,汉朝官府是用税收政策来鼓励结婚。在汉惠帝六年令:女子年15岁以上到30岁,不嫁,五算。这里的“算”是指汉朝政府征税时的一个计算单位,一算等于120钱。这就是说,如果女子15岁了,还没嫁人 ,就要加倍增税,最高加增五倍,一直加征到你30岁。如果30岁还没嫁出去,政府就“弃疗”了。那汉朝男女的一般结婚年龄都是多少呢?根据选择杨树达的《汉代婚丧礼俗记》中记载的,在汉代普遍的结婚年龄是男子15到6岁,女子一般是13到14岁。这也就是说,今天的高中男生和初中女生,穿越回汉朝就是普遍的结婚群体。
而在唐朝官府,也有对最低结婚年龄有了规定,在唐玄宗开元22年赦令“男年15,女年13岁以上听婚假”。这也就是说,唐朝的法定结婚年龄是在男子15岁以上,女子13岁以上。那当时一般人的结婚年龄又会是怎样的呢?这里就有学者对《唐代墓志汇编》中记载的344名上层女性的初婚年龄进行了统计,在这其中,最小的年龄是11岁,最大的年龄是27岁,13岁以下和20岁以上的都均为少数 ,一般14到19岁出嫁者居多,这其中,又以14岁和15岁的更多。这要是拿到今天,一般女生初中毕业基本上就都可以结婚了,而男子的结婚年龄要比女子略高两三岁。但这总体来看,唐朝的婚配年龄要比汉朝的稍微晚一两岁的样子。
而在宋朝的法定结婚年龄,又沿袭了唐朝的规定,但实际上,结婚年龄却比秦朝高了许多。就有学者对宋朝墓志铭记载的60名女性进行了统计,平均一般结婚年龄都在17.67岁,大部分都在17到19岁之间结婚。男子的结婚年龄就更大了,根据统计,在士人阶层的平均结婚年龄都在24.15岁,一般大部分都在20到25岁之间结婚。士人阶层结婚晚,也可能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吧!一般都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了。如果是普通民众,则要更早一些,男子一般20岁结婚姻是普遍现象。那为何宋朝人会结婚这么晚呢?一是宋代的城市文明发达,就算不结婚也有事做,就从这点来看,宋代还真是近代的前夜;二是宋代结婚需要费用比较高,一般彩礼和嫁妆都非常昂贵,这可能也是导致结婚晚的原因。
在明清两朝,男女的结婚年龄和宋朝的就差不多。明朝人黄佐在《泰泉乡礼》当中记载:“凡男女婚嫁以时,男子未及16,女子未及此事成婚者,谓之先时。篮子25以上,女子20以上未成婚者,谓之过时。”这里就是说,明朝男子结婚年龄大多在16到25岁,女子的结婚年龄大多都在14到20岁。有学者根据《明史》中数据统计,在明朝的女子一般结婚年龄在17岁左右,与黄佐的记载吻合,而清朝也延续了明朝的传统,17到20岁之间是大多数男女的结婚年龄范围。
在这里,有的人可能就要质疑了,不对啊!在我们看的电视剧里当中,清朝的皇帝和嫔妃结婚时,大多是13到14岁,康熙13岁的时候就已经生孩子了!不错,一般清朝皇室的结婚年龄是小,但那也是继承的满族人的传统,汉族的结婚就没有这么早。
综合以上数据来看,古代人结婚的年龄呈现越往后就越晚的趋势。拿今天的年龄做类比,汉朝人在初中就已经结婚了,唐朝人在高中结婚,而宋、明、清三朝,如果想结婚就得高中毕业了,如果你是宋朝的读书人,想要结婚就得大学毕业了!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从古到今,男子的结婚年龄都比女子的结婚年龄要晚,而在古代,有很多家庭是重男轻女的,而且,一些相对贫困的家庭来说,家里如果有两个男子,再加上女子的话,家中银钱就会普遍偏向男子的婚礼,这就导致很多未婚女性到了年龄还没有出嫁,从而政府才会出台相应对策,保障人口增长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