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动态 > 动态

保定育德中学(保定育德中学打架事件)

2022-09-29 06:08     发布者:张楠远
导读“疫”去春来草木吐绿,百花芳菲长城内外燕山太行,春景如画这场战“疫”让我们更加体会到祖国好、家乡好家乡的美景近在身边却有很多只闻其名,未曾领略疫情过后让久“宅”的我们走出家门放飞心情、拥抱自然“爱家乡

“疫”去春来

草木吐绿,百花芳菲

长城内外

燕山太行,春景如画

这场战“疫”让我们更加体会到

祖国好、家乡好

家乡的美景近在身边

却有很多只闻其名,未曾领略

疫情过后

让久“宅”的我们走出家门

放飞心情、拥抱自然

“爱家乡,游河北,发现身边的美”

大家好

这里是“名牌导游带您游河北”系列节目

一起探寻河北美景

讲述河北故事

在古城保定有一所百年名校,

她曾与南开中学齐名,

以“文南开、理育德”享誉华北大地,

刘少奇、李维汉、李富春等

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就读,

培养出了刘仙洲、侯德封、

何作霖、尹赞勋等四位中科院院士,

她就是保定育德中学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她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又有怎样的联系?

今天的故事,

就由名牌导游全媛媛带我们走进育德中学,

走进留法预备班↓↓↓

名牌导游 全媛媛

“百年名校”育德中学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原保定育德中学旧址)

育德中学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曾是辛亥革命在北方的活动中心。

育德中学创始人陈幼云,保定蠡县潘营村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受孙中山委托,1906年冬回国,以教学为掩护,在保定陆军学校、师范学校和高等学堂发展同盟会员达80余人。1907年夏,陈幼云在保定北郊发起成立河北同盟分会。时年冬,与郝中青、王秉哲、郭瑞浦、王国光等13名同盟会会员,以保定西关讷公祠公立高等小学为基础,拓建中学。1907年11月28日,由督署立案,定名为“保定育德中学”,陈幼云被举荐为校长。

此后,师生们反抗清政府,支持武装革命,这里成为辛亥革命在北方的活动中心。

育德中学是古城保定最早传播马列主义的地方,也是中共保定市地方党组织最早诞生地和活动中心,它开办了中国最早的留法勤工俭学高级预备班。

1983年,在保定育德中学旧址建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是一所历史专题类博物馆。

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的建立

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高等预备班工厂实习

王国光接任育德中学校长后,发生了一件载入史册的大事,那就是留法预备班的建立。

王国光主张教育变革,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育德中学的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实用手工,让学生们学习制作手工品,以增加实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学生们在育德课外工厂做工,不但生产自己所需的丁字尺、三角板等教具,还为高阳一带制造织布梭。

育德中学这种实用教学模式,与李石曾、蔡元培等人提倡的勤工俭学思想不谋而合。1917年,李石曾专程从北京到育德中学参观,在学校礼堂做了“留法勤工俭学之利益及其可能”的讲演,向学生们宣传勤工俭学的好处与办法:不需要家里出钱就能赴法留学,学习机械和其他科学。育德学生大为感动,当即要求出国深造,李石曾讲到:“要先预备,学法文、学铁工,预备一年再去。”李石曾的演讲也打动了王国光校长。作为同盟会的同志、同乡和挚友,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育德中学设立“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17年9月,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成立,人们简称“留法预备班”。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留法预备班以“养成专门技艺,实行制造之人才”为宗旨,以初中生和相当学力、身体健康者为资格,修业一年,以法文和铁工为主科,机器原理、工艺图画、土木工程等科为副科。1918年1月,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到保定看望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的第一期学生,并为学校师生演说,肯定了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的开办,论述勤俭之风与法国自由、平等、博爱的密切关系。

保定育德中学留法班毕业合影

作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定育德中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她帮助青年学生踏上了探索科学知识、

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

成为保定教育史上的创举,

写下了中国教育的辉煌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楠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