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芝教授: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首都师范 大学儿童文学艺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儿童美术艺委会秘书长、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少儿造型艺术学会副会长,第二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专家评审组委员。
儿童绘画训练与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在画外所获得的那些东西,例如绘画可以使人获得内心平衡和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作用;绘画有助于完成视力和动作的发展,促使儿童认知能力的成长;绘画可以帮助儿童培养坚韧精神等等。
换句话说,儿童绘画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通过绘画能力的训练培养人的智能和悟性。当然,有绘画天赋和潜能的儿童经过科学方式的教育引导后,有一部分会成为艺术家,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少儿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艺术精英教育。教师应更多地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在轻松愉快中发挥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儿童大都有绘画的潜能,并非少数儿童独有的能力。因此,儿童不需要教他们怎么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自己画。
“美术不是提高人的技能,你看低了,而是提高他的人文素养,提高他的艺术修养。人需要吃饭,需要物质生活,另一半是精神生活,美术的作用在这儿。”
绘画能力是孩子先天具有的潜能。在10岁前,孩子的绘画力是与智力、认知能力同步发展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
宝宝们的画画没有对和错,只有好与不好。多鼓励才对!
孩子不是不会画画,而是不会观察,要想教孩子画画,就应该教他们学会观察,而不是“如何画”这个观念转过来,就可以教孩子。
需要优秀教师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爱好、兴趣、性格,然后因势利导,谆谆善诱。艺术素质教育,需要正确的引导。
在此提醒家长朋友,孩子的启蒙教育一定要谨慎择师,不好的教育方法能抑制孩子的发展,甚至会毁了有艺术天赋的孩子。
我们经常听到某些家长说孩子画的画,苹果不像个苹果,猫不像小猫的....
如果大人以像与不像作为评判儿童画标准,而不从儿童独特的创造力方面考虑,会严重挫伤孩子的绘画兴趣。是否是一幅好的儿童画主要看画面是否生动,有想象力,有创意,是否表达了孩子自己的情感。儿童有独特的造型语言,这种造型能力是非常可贵的。
美术教育长期作为一门技能课,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教,才会画,于是卡通画、简笔画成了孩子们学画的教材,慢慢地孩子们习惯了临摹式的教育,老师画什么,孩子跟着画什么,渐渐地,孩子们丧失了绘画的自信。
面对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听到他们说“不会”时,作为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不是孩子不会,而是教师不相信他会。如何引导孩子去掉恐惧心理,产生自信心,远比给他们示范要重要的多。让孩子们自由表现、自由探索,使他们在创造中得到自信,才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早早接触素描,仿佛素描才是真正的学画开始,不少教师也生硬地把“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套在孩子们的头上,这不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与年龄特点,因为素描的学习需要学习者的理性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
在儿童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绘画能力存在着一条发展轨迹,尽管个体之间由于先天素质存在差异,但对每个孩子自身来说学习的过程应遵循这个轨迹。否则,拔苗助长不说,极有可能因此扼杀了孩子的绘画兴趣。
我建议初二以后开始学习素描也为时不晚。当然,由于个体的差异,孩子在较小的年龄成功地度过了儿童画的黄金期,对客观认识与理性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学习的时间也可以提前。
第二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山西赛区初赛报名已经全面启动,具体赛事详情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青少年文化服务平台”
报名方式:关注山西赛区官方微信平台“青少年文化服务平台”——点击下方“报名参赛”——点击右上角“注册”——填写选手信息——上传作品照片——作品简介——确认报名。
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5月30日
联系电话:0351-2190886(报名电话)
0351-2161951(合作电话)
18534636762
客服微信号:18534636762
山西赛区联合运营单位:山西同创未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中海寰宇天下3栋704室
来源:七星瓢虫少儿美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