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农村老家70岁的邻居老陈病逝,出殡那天,望着车载公公的棺木缓缓离家而去,闺女儿哭得悲愤淘天。儿媳妇哭得满地打滚,撕衣裂肺,不少围观的群众也跟着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也许有人问,公公去世,儿子还没有儿媳那样哭得那样悲痛,正常吗?
我们那片邻居议论说,儿媳妇还算得上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说起公公对儿媳的那个好,三庄五村挑不出一个。
老陈是个精明人,下过煤井,干过建筑队,卖过土杂货。一辈子没少吃苦,也没少遭罪。
由于家庭成份不好,年近40岁的年龄,他才找了一个憨不拉叽的媳妇。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知道锅开,会放羊,其余什么不懂,里里外外都靠老陈。
老陈整天在我们老家人面前嘲讽妻子是娘娘命。
别看老陈妻子智商不全,可生下一双儿女却是聪明伶利。
一家4口人,老陈又当爹又当妈,吃喝拉撒他一个人包。
靠着街门头,地又少,人均不足半亩地,光指地养活不了全家4口人。
出去干又不行,老陈在家门口干起了土杂生意。
由于他诚信经营,能说会道,又有人缘,所以生意格外红火,全家4口人都吃着他那点生意。
日转星移,鸟枪换炮。老陈的生意由拉地排车换上了脚力三轮车,到前两年的电动三轮车。他的生意由家门口的集市拓展到周边四五处乡镇。
转眼间,儿子明明初中毕业,在外地打工。
20多岁时,谈了一个貌美俊秀的外地姑娘。
姑娘不错,就是不占家,一家4口人,除了她都是哑巴,从小到大,都生活在无声的家庭里。
结过婚后,老陈暗地嘱咐全家人,儿媳小时候生活在无声的家庭里,缺乏父母之爱,漠视亲情。
儿媳在婆家受到了从来没受到过的关爱,家里人的爱温暖着儿媳。
更让儿媳感动的是,两人结婚后半年,儿子外出去打工。
等到儿媳临盆快生产了,儿子因为工伤,在外地回不了家,妻子又是那个样,别人又指不上。
老陈无奈,公公带着儿媳生孩子。儿媳胎位不正,需要剖腹产做手术。
在术后的半个月里,老陈为儿媳买吃弄喝,端屎倒尿,为新生的孙子洗尿布。
老陈的处境感动着住院病房的每个陪护人,大家齐心协力帮助他。
临出院了,想想自己的尴尬处境,老陈避开了所有人,找个地方大哭了一场。
孙女生人如出一辙,儿子在外打工,因为疫情不能回家,又是老陈带着儿媳,生下了个千金。
有了孙子孙女,老陈更忙了,他除了种地做生意,还照看着孙子孙女。
村里议论纷纷,他们这个家也就是老陈把持,不然无法生活。
儿媳说,公公待自己胜过亲生女儿,在这个家里,她有了第二个亲爸亲妈,亲妹妹。
然而让谁也没想到的是,前段时间,老陈突发了脑梗,在医院里做了两次手术,也没有挽回他的生命。
送殡那天,儿子女儿哭得死去活来,儿媳哭得满地打滚,好几个人使着老大的劲才拉住了她。儿媳边哭边数落着,没有了公公,家里就象是塌了天,自己没有了爸,孩子没有了爷爷,自己的日子以后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