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西方国家正面临着严峻的疫情反弹。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陷入疫情困局的时候,我国有效控制疫情,向世界展示了教科书般的防疫行动。中国抗疫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是举国体制的优势,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发动全体国民抗疫,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二是中国具备完备的工业体系,囊括几千个工业基础项目,西方无事生非卡脖子,到头来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中国保有的这两大优势,正是一代伟人毛主席打下的基础,受益至今。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主席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在世界上也拥有大量的拥趸。美国人至今都有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千年一遇”的伟人毛泽东?
“一千年才出一个毛泽东”,毛主席不仅为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在政治、军事、文学等各大领域也取得非凡成就。在军事领域,毛主席在井冈山点燃“星星之火”,用二十多年的时间,率领人民军队打倒日本侵略者,赶跑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起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毛主席总结出“三不学”,让解放军视若瑰宝,创造无数战争神话,打得敌人落花流水。那么,毛主席到底总结出了哪“三不学”?
毛主席会见外国友人
毛主席是世界集军事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于一身的第一人。
上世纪60年代,非洲一位领导人访问中国时,在与毛主席的交谈中好奇地问道:“主席,你打仗胜利的秘诀是什么?”毛主席淡然地抽了一口烟,只回答了四个字:逼上梁山。非洲友人听完一头雾水,不知道毛主席是何用意。
看到外国友人疑惑不解,毛主席解释到:所谓逼上梁山,就是根据战场上敌人敌情的变化,主动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逼上梁山,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外国友人茅塞顿开,不禁感叹道:伟人果然是伟人!
在1927年举行的“八七会议”上,毛主席首次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使我党拿起了枪杆子,走上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
毛主席领导红军渡赤水
秋收起义后,面对攻打大城市失利的不利局面,毛主席果断提出“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通过“三湾改编”奠定了人民军队的扎实根基。
在井冈山时期,毛主席结合当下形势,总结出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领导红军连续取得四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
长征时期,面对国民党军和各路军阀的围追堵截,毛主席极限操作,完成“四渡赤水”的完美之作,彻底甩开了敌人的追击,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毛主席没有上过一天军校,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迅速积累经验,军事天才的名号扬名海内外。也正因如此,毛主席提出了“三不学”,率领人民军队不断走向胜利。
强渡大渡河
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后,于1935年5月中旬来到大渡河渡口安顺场。此时的大渡河已经进入汛期,水流湍急,牛掉进河中,短短百米就被冲击成骨架。红军抵达安顺场时,当地的地主已经撤走大半船只,红军只能依靠几条小船渡河,这对三万红军将士来说是巨大考验。
另一方面,为了追击北上的红军,蒋介石亲赴昆明,重新制定作战计划,命令薛岳率中央军主力追赶红军,川军防守东岸,严防红军强渡大渡河。蒋介石叫嚣着,要让毛主席成为“石达开第二”。
毛主席和蒋介石同为史学爱好者,对72年前石达开在大渡河畔的遭遇并不陌生。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为数不多的帅才,曾屡屡打败清军、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但受太平天国内斗的影响,石达开被迫出走,西入四川。
太平军
当石达开来到安顺场时,本有机会北渡大渡河,但他不讲民族政策,不和当地的彝族搞好关系,在清军步步紧逼的危机形势下,因为儿子出生,与手下将士痛饮三天,贻误渡河的最佳时机,导致全军覆没,石达开身首异处。
但是毛主席不是石达开,红军也不是太平军。毛主席在渡河前向全军下令:绝不做第二个石达开!毛主席要求部队立即渡河,并派一支部队星夜兼程,飞夺泸定桥,同时让刘伯承和当地彝族搞好关系,保证红军安全渡河。
在毛主席的周密部署下,红军顺利度过大渡河,把“翼王悲剧地”变成了“红军胜利场”。毛主席以石达开为鉴,吸取他的教训,为人民军队保留了革命火种,写下了光辉璀璨的一页。
毛主席
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接管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同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将领导机关从西柏坡迁往北平。在中央机关筹备进入北平时,毛主席不下十次提到:坚决不做李自成!
李自成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农民起义领袖。明朝末年,李自成提出“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受到数百万劳苦大众的拥护,纷纷加入农民起义军。起义军数次大败明军,攻陷北京城,逼迫崇祯帝在煤山上吊。然而在经历短暂的光辉后,农民起义军大败,李自成退出北京,最终被清军“剿灭”。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深得民心,却最终走向失败,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起义军迅速腐化。起义军是农民的军队,以农民为根基,农民极其爱戴李自成。但没有正确纲领的指引,起义军迅速腐化,攻下城池便烧杀抢掠,李自成坐视不管,导致民心丧尽。其二,不懂居安思危。李自成攻陷北京后,自以为天下在手,关外的清军不足为惧。起义军人心浮躁,无组织无纪律,贪图享乐,招摇过市。李自成本人也腐败堕落,娶明宫女为妃。与此同时,李自成看低吴三桂,导致吴三桂放清军入关,一败山海关,再败西安城,大顺王朝不到一年便灰飞烟灭,李自成也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中共中央迁入北平前,在毛主席的倡导下,全党全军学习《甲申三百年祭》,要求不要学习李自成。3月22日,出发北京的前一天,毛主席对身边的卫士李银桥说:“要小心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不要当李自成。”
毛主席的教导影响着全党全军,共产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到今天都未曾改变。
和平谈判
毛主席的第三个不学,是不学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作为楚国王室后裔,身高八尺,能扛巨鼎,武力出众。秦末年间,项羽揭竿而起,反抗秦朝暴政。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军主力,取得覆灭秦王朝的决定性胜利。项羽声名鹊起,自称西楚霸王,各路起义军都为其马首是瞻。
然而在与刘邦逐鹿中原时,占据绝对优势的项羽连连失利,垓下被围,最终选择自刎身亡。
在楚汉成皋之战中,项羽摆下鸿门宴,宴请刘邦。然而当刘邦来赴宴后,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项羽却担心造成不良影响,放走了刘邦,气得范增大骂“竖子不足为谋”。而在之后,项羽还有几次彻底除掉刘邦的机会,但每次都因为项羽的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导致楚汉进入相持阶段,刘邦势头大增,反败为胜。
项羽在被逼到乌江边上,众将领劝他回江东东山再起,他却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为名,执意自刎。毛主席在抗大演讲时曾用此事为例告诉红军将领:“我们要学项羽的气节,但不自杀,要干到底。”
1949年1月,解放军接连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推翻蒋家王朝指日可待。但不甘心就此失败的蒋介石,企图与共产党划江而治,派出以张治中为首的代表团,赴京与中共代表谈判。当时,党内部分人士对蒋介石的谎言信以为真,主张和平谈判。远在西柏坡的毛主席,早已看出蒋介石的阴谋,发表名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元旦贺词,告诫全党全军干部“不可沽名学霸王”,一时妇人之仁放虎归山。同时,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联合下达向全国各地进军的命令,筹备渡江战役,彻底扫除国民党残余势力。
以上,毛主席总结的“三个不学”,以石达开、李自成、项羽为鉴,领导解放军战无不克,立于不败之地,完成成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至今仍被奉为至理名言,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