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动态 > 动态

欧阳询观古碑(欧阳询观古碑翻译)

2022-09-25 11:11     发布者:陈书
导读原文欧阳询尝①行,见古碑,晋索靖②所书。驻③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④,下马伫立⑤,及疲,乃布裘⑥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⑦。注释尝曾经。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驻停留。反通“返”。伫立长时

原文

欧阳询尝①行,见古碑,晋索靖②所书。驻③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④,下马伫立⑤,及疲,乃布裘⑥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⑦。

注释

  1. 尝:曾经。
  2. 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
  3. 驻:停留。
  4. 反:通“返”。
  5.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6. 布裘:铺开皮袍。布,摊开、铺开。裘,毛皮的衣服。
  7. 去:离开。

译文

欧阳询曾经有一次骑马赶路,看到一块古碑,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所写的。欧阳询停下马观看古碑,看了很久才离去。他走了几百步后又返了回来,下马站在古碑前久久站立,等到疲乏了,就铺开皮袍坐下来观看,后来于是就睡在古碑旁,过了三天才离开。

文言知识

说“步”:步是会意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字上面的“止”是左脚。下面反写的“止”是右脚。

  • “步”字的本义就是行走,如徒步行走的士兵称为步兵。
  • “步”字的字形是两只脚一前一后,所以又引申为跟随的意思。
  • 用脚走路,就会有一长段的距离,“步”就引申为阶段,如“初步”。
  • 用脚走路总要走到一个目的地,这样“步”字又有了地步、境地的意思。如“不幸落到这一步”。
  • “步”字在古代是一种长度单位。古人以举足一次为一“跬(kuǐ)”,举足两次为一步。荀子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人们在估量距离时,也常说走了多少步。

人物介绍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史称“大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见解独到,称为“欧体”。

出处

清·马宗霍《书林纪事》

启发与借鉴

欧阳询为了学习索靖的书法,在古碑旁“三日方去”,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这也是欧阳询能够成为一代书法家,并且自成一派的缘故。

虚心,才能入门;用心,才能有成;恒心,才能立身。具备了这“三心”,才有可能取得逾越常人的成就。而要自成一体,还需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博采众长。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陈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