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一场百年难遇的雪灾正在发生。
这场雪,究竟有多大?
来自《环球时报》的消息称:属罕见特大暴雪,创多项历史极值。
这场雪,比往年的任何时候,都来得更急,威力更猛。
因为这场初雪,很多城市都已经达到了灾害级别。
其中面积最大,受害最重的,就是东北。
本次暴风雪的中心,位于辽宁与内蒙古交界的阜新-通辽。
整个东北,都受其辐射。
辽宁多个城市,降雪量超过2007年“3.04”暴雪过程,突破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其中沈阳地区最大积雪深度为41厘米,突破1905年以来历史极值。
而被它秒杀的2007年的雪灾,是这样的。
可想而知这次降雪的凶猛程度。
吉林,全省14个高速公路入口因路面结冰而关闭。
中小学生均放假一天,在家躲雪。
黑龙江,除了大雪,还出现了冻雨等极端天气。
农作物受损极其严重。
雪一直下,下得见惯了大场面的东北人看了都害怕。
即便如此,我们看到的大多数东北人,现在还是稳如泰山。
没有恐慌,没有埋怨。
反而还会反过来安慰替他们担心的人,笑呵呵地说:没事,憋紧张。
这就是东北人。
他们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淡定。
也有总能笑着去应对困境的达观。
东北人,多少都是有点幽默细菌在身上的。
宇宙的尽头是不是东北我们不知道,但人类搞笑的尽头,必定是东北人。
这场暴雪,让东北不少城市的交通都一夜停摆。
市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但大雪依然掩埋不了东北人的幽默细胞。
面对狂风暴雪,所有东北人都开启了疯狂吐槽模式:
“出趟门,三个人给我跪下了。”
“一路上劈了13个叉,推了5辆车,不辛苦,辛苦。”
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秒会说出什么让人捧腹大笑的金句。
有位大哥,拍下了雪后的小区停车场。
所有汽车都已经被雪完全覆盖,看过去就是一片白茫茫。
大哥叹气:你们还能找着自己车吗?长得都跟天线宝宝似的。
一场大雪,还激发出了东北人的创造力。
在这里,没有一个雪人可以全须全尾的走出东北。
你完全想象不到,东北人堆的雪人可以有多么搞笑。
它可能是这样的。
还有一对小夫妻,趁着大雪,在家门口盖起了雪堡。
妻子负责搬“砖”,丈夫负责砌墙,做出得还挺好看。
这么大的雪,怎么能够少得了东北人最爱的打雪仗。
都知道东北人打仗厉害,但是打雪仗也是一点不含糊。
除了打雪仗的还有就是东北大妈了。
下着茫茫大雪,东北大妈为了自己的广场舞,依然走出门,自己清理积雪,几十分钟过去了,好不容易铲出了一块平地。
大妈们扔下工具,竟然就直接在上面跳起了广场舞。
啥叫体育精神,这就是了。
东北人让人敬佩的地方可能就在于此。
不论面对什么样的灾难,不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
他们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常年的严寒和暴雪,对人的生存环境都是极大的挑战。
但东北人,却总能从中开发出别的乐趣。
他们不是不苦,他们只是会苦中作乐。
那些让人捧腹的段子,那些别人无法理解的淡定。
其实说到底,都是东北人生性的坚韧。
有人说:东北人的幽默和别人不同,他们是看清了生活之后,仍旧热爱生活。
东北人的幽默与乐观,不过是他们从根植于骨子里的顽强中,开出来的花。
网上曾经流传过这么一句话:没去东北之前,以为东北人都是黑社会。去了东北之后,才知道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前半句多少带一点偏见,但后半句却让人不能更认同。
东北人的热心肠,可是毋庸置疑的。
很多人都不知道,东北的大雪封了路,但是东北的市民们没有事不关己的态度,他们经常拿着自己工具上街帮忙清理积雪。
不管男女,不分老少。
不麻烦政府和环卫工人。
大家扯着闲话唠着嗑,就把街道给扫得干干净净。
虽然地冻天寒,但东北人的心里,却都滚烫。
他们的观念,就是只要别人有难,能帮把手就帮把手,甭管认不认识。
东北人的暖心,在这次雪灾里就可见一斑。
一个独自开车出门的女孩,不小心把车陷入了雪里。
孤立无援的时候,她叫了一声:大哥,你能不能帮我推一下?
远处七八个男人,都立马放下了手里的活。
他们有的,自己的车还陷在那里。
有的,是赶着送餐的外卖小哥。
虽然下着大雪,刮着寒风,但是他们没有抱怨,在面对着其他人的困难时,依然伸出了援手。
东北人就是这样,热情实在。
他们看起来豪爽万分,什么都不往心里去,
实则心比谁都细,谁要帮忙都绝不含糊。
东北人,是真爷们儿。
其实,东北人的实诚,并不是只有现在才熠熠发光。
古往今来,东北,都是一个能够兼济天下的地方。
不知道帮助多少人熬过难关。
他就像是我们家中的长子。
呵护着一众兄弟姐妹。
不管谁家犯难了,有事了,它都毫无怨言地顶上。
就说去年疫情吧。
在最早前往武汉支援的12000名医护里,仅来自东三省,就有2300余人。
几乎是整个医疗队伍五分之一。
也就是说,每五个援鄂的医护中,就有一个是东北人。
东北三省,几乎是调动了全省的精锐,掏出了他们所有的家底。
而他们自己为了能够不让病毒突破防线,一些地区为了防止加叉感染,甚至直接关停了全市的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多位七八十岁高龄、已经退休的老教授重返科室。
填补本地医疗资源的缺失。
说他们是倾囊相助,真的毫不夸张。
在支援武汉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医护人员,东北每个普通人都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面对武汉物资短缺,东北农民们有的把自己的仓库里的20吨茄子全都捐了出去。
有人捐了500吨大米。
有人,带着怀孕的妻子,连夜奔波30多小时,只为以最快的速度,给前线送去20万只医用手套。
有人说,东北是搬家式支援,掏家底式援助。
明明捉襟见肘,也要倾其所有,把最好的、最先进的送给武汉。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东北人从不“差事儿”。
他们热情,温暖,慷慨,义气,他们担得下任何人的敬佩。
但这次,却是他们自己遇上事了。
虽然这次大雪,他们自己都表现得还不在意。
但造成的后果,却是我们不能够忽视的。
已经有不少地方,出现了积雪过厚导致建筑物受损的情况。
沈阳某中学的房顶被雪压得局部塌陷,多个窗户破损;
有加油站的罩棚被积雪压塌,一辆货车被压在了底下。
还有的是二手车行的正门在雪中整个塌下来。
车行里面的二十多台车,全砸扁了。
被大雪影响的,还有那里的交通。
因为积雪太厚,市民们已经无法开车上路。
大家只能小心翼翼的,迈着小碎步走着去上班。
还有锦州一名孕妇因为羊水破裂面临早产,但因为暴雪无法自行就医;
最后还是消防员用棉被把她包裹严实后送进私家车里,然后用消防车在前方为其开路。
有的地方积雪还未清理,大家只能踩在过膝的雪地里,一边扫着雪,一边为自己开路。
城市的电力设备也已覆冰故障、倒杆断线,有75万户家庭受到停电困扰。
而最惨的,还是那些靠天吃饭的农民牧民。
据不完全统计,在东北主要蔬菜生产区的主产地区,有300多座蔬菜大棚被积雪压塌。
截至11月9日,仅辽宁省的设施农业受灾面积就达到9.16万亩。
全省畜牧业受灾养殖场(户)4836个,倒塌畜禽舍面积349.3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上亿。
昨天,吉林白城也有个羊棚被大雪压塌。
几百只羊仿佛提前感觉到了危险,在两秒内跑得干干净净。
如果它们没能跑出来,难以想象,这些牧民接下来,要靠什么生活。
虽然东北人一直调侃,这场大雪让东北街上的万物都可冰糖。
冰糖大树、冰糖路牌、冰糖玻璃……
但那些带着尖尖棱角的冰刺,每一个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一旦有人没有发觉,掉落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说了这么多,但其实对于东北人民现在的难,还有很多。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11月10日,随着天空逐渐放晴,这场刷新了多个记录的降雪终于画上句号。
面对着东北的灾难,我们虽然不能够做些什么,但最起码,别往他们心里扎刀了。
不要再说东北的大雪让人羡慕;不要再说要是自己也能去东北看雪就好了;不要再说怎么我的城市就不下雪呢。
不要再把他们的苦难,当成笑话来看。希望所有东北人,都能安然地度过这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