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动态 > 动态

霍斯特威塞尔之歌(威塞尔之歌mp3)

2022-09-16 18:23     发布者:陈楠华
导读有的人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死后则成为整个民族的象征。他是怎么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死是不是能给国家带来什么,是不是有意义。。。霍斯特·威塞尔1907年10月9日出生于比勒菲尔德,他的父亲是一名新教

有的人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死后则成为整个民族的象征。他是怎么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死是不是能给国家带来什么,是不是有意义。。。

霍斯特·威塞尔1907年10月9日出生于比勒菲尔德,他的父亲是一名新教牧师,于1910年前后从德国的北威州搬到了柏林。霍斯特·威塞尔受父亲影响,在15岁时加入了拥护君主制的德国国家人民党下属的青年团体“俾斯麦青年团”(Bismarckjugend),之后于1925年退出。但并未改变其君主制思想。

威塞尔很快开始出入社会底层酒吧及廉价旅馆,还组建了自己的青年团体,名为Knappschaft,组织的目标是“让我们的男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德国男人”。之后还加入过由赫尔曼·埃哈特(Hermann Ehrhardt)组建的准军事组织“维京联盟”(Wiking Liga),该组织对外宣称的目标是“通过对成员的精神教育在民族和种族的基础上复兴德国”。根据威塞尔本人表示,维京联盟拥有“建立民族专政的终极目标”,此时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已经从君主制转向了民族专政,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希特勒的《我的奋斗》此时也已在德国出版。霍斯特·威塞尔很快便在联盟中成为了一名地方领导,与敌对组织(比如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青年成员展开街头斗殴。

第一版的《我的奋斗》

后世的研究表明,霍斯特·威塞尔在此期间还曾加入过黑色帝国防卫军(Schwarze Reichswehr),那原是一战退役军官准备废除魏玛共和国而拥护威廉二世重新登基的军事组织,在苏联训练军队,但是随着局势的发展,一部分帝国防卫军军官发生了思想的转变,对威廉二世渐渐不那么热衷起来。可以怀疑,威塞尔就是在这个组织中,辗转认识了对自己今后发展起到决定作用的原一战上尉恩斯特·罗姆。

冲锋队首任队长罗姆

1926年12月7日,霍斯特·威塞尔加入希特勒成立的由罗姆担任队长的冲锋队,正式加入纳粹党。吸引威塞尔加入纳粹党的原因是刚刚被任命为柏林大区领袖的约瑟夫·戈培尔。霍斯特·威塞尔后来对戈培尔的评价是“没有他不能办好的事,党内的同志们都死心塌地地追随他,冲锋队员们甚至为他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戈培尔——这个人就像希特勒一样,戈培尔——他是‘我们的’戈培尔。”

第三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

1928年1月,当时的柏林市政府为控制街头政治斗殴而封禁了冲锋队,霍斯特·威塞尔随后被派往维也纳研究当地的国家社会主义青年组织,并调查维也纳纳粹党的组织及战术手段。1928年7月,威塞尔返回柏林,负责征募当地青年,并帮助纳粹党以类似德国共产党的方式在城中重组党组织,此事让霍斯特·威塞尔给戈培尔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1929年,霍斯特·威塞尔成为了冲锋队在亚历山大广场的突击分队的街头小组领导。5月,威塞尔在自己所居住的腓特烈斯海恩区被任命为冲锋队区领导人,该分队代号为第五突击队(SA-Strum 5),他的军衔为突击队队长(Sturmführer)。

霍斯特·威塞尔在冲锋队,后排右一

霍斯特·威塞尔在冲锋队,左一

霍斯特·威塞尔在冲锋队,中间

1929年10月,霍斯特·威塞尔从大学退学,全身心投入了纳粹主义运动。同年,他为歌曲《旗帜高扬!》(Die Fahne hoch!)写了歌词,当时他并不知道,这将成为改变他命运的一件事。

让我们把时间先调回到一个月以前,1929年9月,霍斯特·威塞尔在距亚历山大广场不远的一个酒馆里遇到了一个名叫埃娜·雅尼克(Erna J?nicke)的23岁的妓女。有些资料称威塞尔当时还在给雅尼克拉皮条,但是无论如何,俩人一见钟情,11月1日,雅尼克搬进了威塞尔的位于法兰克福大街(今日名为卡尔·马克思大街)62号3层的房间里,把这间房转租给威塞尔的人名叫伊丽莎白·萨尔姆(Elisabeth Salm),时年29岁,她的亡夫曾是一名活跃的红色阵线战士同盟成员,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德国共产党的武装组织,但她表示自己不关心政治。几个月后,萨尔姆和威塞尔之间因房租的问题发生了争执,萨尔姆后来声称威塞尔对她进行了威胁。萨尔姆一直认为雅尼克依然在卖淫,不想让她继续住在这里,但后者不走。1930年1月14日夜,萨尔姆向丈夫的共产党朋友求助,起初他们不想帮忙,因为萨尔姆此前没有遵从德国共产党KPD的规矩用红色阵线战士同盟的礼节来安葬丈夫,反而给他安排了一场教会葬礼。但共产党员们在了解到此事涉及威塞尔之后,答应了萨尔姆,准备先把威塞尔打一顿,之后再把他赶走。共产党们知道需要找个硬骨头来办这件事,便给附近的酒馆捎了个口信,点名要找阿尔布雷希特·“阿里”·霍勒尔,此人是个带着枪的皮条客,给人做过伪证,还干过小偷小摸的勾当。霍勒尔身上满是纹身,还兼职家具木工,最近刚从监狱里放出来,也是个共产党员兼红色阵线战士同盟成员。

当晚10点左右,霍勒尔和另一个名叫埃尔文·吕克特(Erwin Rückert)的KPD党员敲响了威塞尔和雅尼克的住所的房门,剩下的至少十余名共产党员们在楼下街边等待着。威塞尔当时正等着一名冲锋队的领袖来找他,听到敲门声,以为是对方来了,没多想就开了门,之后就遭到了近距离枪击。后来有人表示威塞尔曾试图掏枪,并在自卫过程中被击中,但目击证人否认了这个说法,他们一致表示威塞尔当时根本来不及反应。袭击者随后搜查了房间,从衣柜里拿走了一把手枪和一根橡胶警棍,之后逃离现场,与剩下的人在街头汇合。所有成员之后回到了日常夜间活动之中。

当晚,霍斯特·威塞尔被送进医院治疗,虽然有恢复的迹象,但最终还是于1930年2月23日因枪伤的并发症导致的败血症去世,终年,23岁。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就在受到重伤的威塞尔躺在医院里的同时,戈培尔已经把相关报告发了出来,断言称发动袭击的人是“堕落的共产党劣等人”,此事成为在国会纵火案之前纳粹党与共产党的第一次交锋。

纳粹和共产党双方对威塞尔的死亡各执一词。警方以及其他几位出庭人员断定,威塞尔的死亡与政治无关,纯是私人恩怨。因为一份不受纳粹党和共产党控制的报纸声称,雅尼克在案发前就认识霍勒尔,因为威塞尔曾指使她监视自己的前嫖客中的那些共产党员。共产党们则声称威塞尔从皮条客霍勒尔手里抢走了妓女雅尼克,这也是枪击案背后的主要动机。1930年1月17日,经过审判,霍勒尔被判处6年监禁。

3年后,1933年,纳粹党已经掌权。时任盖世太保头目鲁道夫·迪尔斯及其他冲锋队成员通过不正当手段把霍勒尔带出了监狱,之后动用私刑将其处决。

霍斯特·威塞尔死后,戈培尔将其宣扬成纳粹事业的殉道人。1930年3月1日,共有3万人出席了威塞尔的葬礼,戈培尔和戈林亲临,希特勒被戈林劝阻。送葬队伍与共产党发生冲突。1933年1月22日,希特勒即将成为德国总理,他亲自为霍斯特·威塞尔纪念碑揭幕,称威塞尔的死是极具意义的牺牲。

霍斯特·威塞尔的葬礼

第三帝国时期,霍斯特·威塞尔生前居住的区,被该名叫霍斯特·威塞尔区,米特区的一个广场和附近的地铁站也被该名叫霍斯特·威塞尔广场。1936年,德国海军将一艘训练舰命名为霍斯特·威塞尔号,陆军中的装甲掷弹兵师和空军中的飞行中队也有用霍斯特·威塞尔命名的。

而他作词的歌曲《旗帜高扬》,也被称作《霍斯特·威塞尔之歌》,是纳粹党的官方奉献之歌,也是第三帝国的代国歌。

霍斯特·威塞尔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则成为整个德国的象征。

二战后,因为霍斯特的墓位于东柏林,所以被苏联政府下令捣毁,尸体被挖出焚烧。其所在地只有威塞尔的父亲的墓碑,上面的姓氏也被划掉。2013年,墓碑遗骸被移除,威塞尔的父亲的坟墓也被夷平了。时至今日,《霍斯特·威塞尔之歌》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在德国始终是非法的。

视频加载中...

电视剧《战争与回忆》中的《霍斯特·威塞尔之歌》片段

在电视剧《巴比伦·柏林》的第三季中,对霍斯特·威塞尔事件有着详细的介绍,其中威塞尔在片子中的角色是霍斯特·凯斯勒,这个演员和真实的威塞尔非常的像。

《巴比伦·柏林》中以威塞尔为原型的霍斯特·凯斯勒

《巴比伦·柏林》剧照

《巴比伦·柏林》剧照

相关阅读

有关罗姆被杀和长刀之夜,请看:国防军、冲锋队、党卫军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本文系原创,已签约维权骑士,盗贴必究

清关注@甲申十七年,一起聊聊历史背后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陈楠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