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动态 > 动态

姬骑士莉莉娅(姬骑士四部曲)

2022-09-15 15:15     发布者:金原一
导读S10世界赛小组赛战罢,公认版本三大野核分别为男枪、豹女、莉莉娅。男枪豹女展现出野区的统治力已经得到玩家的认可。逆风局,男枪有一手AOE轰炸,豹女有Poke和回复。顺风局,男枪和豹女都有过统治级的数据

S10世界赛小组赛战罢,公认版本三大野核分别为男枪、豹女、莉莉娅。

男枪豹女展现出野区的统治力已经得到玩家的认可。

逆风局,男枪有一手AOE轰炸,豹女有Poke和回复。

顺风局,男枪和豹女都有过统治级的数据表现。

只有莉莉娅,击杀最多是用命做事—阵亡五次拿下九次击杀。这个数据不能说难看,但是离统治战场还是差距太大。

而且在入围赛阶段还一度成为逆版本答案,只要对面选了这把就稳了。

以至于瓦文联赛评有人取这么离谱的标题

先直入主题,我对职业赛场莉莉娅的主流出装不敢苟同。

一身纯AP装备,打团却总是边缘OB。

笔者认为莉莉娅的理想出装应该是首发大件符能回声,之后根据局势出自适应的纯肉装。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观点。

1. 小组赛莉莉娅团战数据表现

2. 国服攻略中心和OPGG莉莉娅各成装胜率对比

3. 两种路线出装莉莉娅伤害计算对比

4. 莉莉娅团战定位


一、小组赛莉莉娅团战数据表现

(此单元大部分表格展示是为梳理推论逻辑,觉得烦琐可跳至结论)

小组赛莉莉娅均为纯AP出装,因此小组赛莉莉娅相关数据主要参考输出伤害数据。

几乎全员符文回声+大面具

莉莉娅E技能无限距离以及被动持续伤害的原因,一场游戏下来莉莉娅的无效输出占比比较高,看整体伤害数据意义不大。

出装路线中,首发符文回声和现有主流出装一样,重点在于后续出装的差别。

因此数据对比主要集中于前期和后期的伤害对比。

笔者手动统计了莉莉娅登场的所有比赛第一波团(3V3或以上规模并且出现击杀)和决定胜负的关键团。

关键团:大部分参考官方给出的关键团节点,少数笔者根据个人主观选择。比如一波团战场面打的热闹没有对比赛走向产生实际影响(没有拉开经济差或丢失关键资源),不会纳入关键团选择。

下图表格数据是莉莉娅在每一次对局中,第一波团战和关键团输出的技能命中人次。

这个数据不太直观,做一个简化。

Q的内外圈伤害对比:英雄未出魔抗装备时,18级魔抗约38-53(有浮动)。考虑到实际战场基本未达到18级,设定倍(外圈Q-内圈Q≈0.7倍内圈Q),此时魔抗约为43,与实际数据偏差有,但是应该也处于合理范围之内。

外圈Q等于1.7倍内圈Q;

内圈W等于3倍外圈W。(技能有说明)

内圈Q的AP加成0.4,内圈W的AP加成0.3,E的AP加成0.4,R的AP加成0.6。

最后我们以此得出总AP输出,统一参考标准。

得到如下表:

分别对胜场、负场、第一波团和关键团筛选。

可以得到6个子表格。

1.莉莉娅所有场次第一波团战

2.莉莉娅所有场次关键团

3.莉莉娅胜场第一波团战

4.莉莉娅胜场关键团

5.莉莉娅负场第一波团

6.莉莉娅负场关键团

最后统计数据得到一个直观的对比表格。

数字单位是AP加层系数

结论:

1.S10小组赛莉莉娅大部分时候输出总数据不如其他AP脸滚键盘打满伤害。

补充一个部分AP英雄AP总加层表。

莉莉娅的伤害计算未计算面具和莉莉娅被动的百分比伤害,但是表格所有的R命中不管最后是否触发R2伤害,我都计算了0.3AP加层,二者可抵消部分误差。

2. S10小组赛莉莉娅的输出系数随着时间推移增长十分有限,逆风局更是负增长。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莉莉娅QE技能都不随技能等级减少冷却时间额原因,也另一部分是主流出装缺少冷却缩减装备。

第一波小规模团的统计数据自带劣势,有三场莉莉娅没有任何输出数据,也纳入了平均数计算。

莉莉娅有时候第一波团还没有6级,没有R技能。

就这两点关键团的统计输出伤害就没有理由比第一波团低。

但是实际数据却完全相反。

有个很搞笑的点:19局关键团,莉莉娅有9局没有开出R就阵亡或其他原因结束团战。

这一部分的结论如果要更具备可信度,应该另采集一个AP核心的数据,进行一次类似的数据分析计算。

可惜小组赛具有统计价值的AP打野只有莉莉娅和豹女。

而豹女的输出系数随着等级提升和装备提升太过明显,且后期人形W视野,E回血加攻速,此类技能的战略意义单论伤害显得有些偏颇。

本来还想拿中单AP的数据作一个侧面印证,但是统计3局游戏之后发现中单的成长系数对比莉莉娅的表现更加离谱,有点成年人欺负小朋友的观感,只能作罢。

是因为S10中单普遍比较强?

二、国服攻略中心和OPGG莉莉娅各成装胜率对比。

(此单元数据采集于10月12日,国服攻略中心和OPGG)

对表格数据做几点说明:

如果对统计数据不了解的观众,可以先知道一个常识,大量数据的前提下,只要浮动一个胜率百分点,背后都是很多对局的支撑。

当数据量大到一定程度时,胜率会慢慢趋近于50%。

另外如果明显有数据超出常理范围,比如高于其他数据百分点过多。这部分数据要么是统计样本过少,或者使用场景单一。

比如杀人书和帽子,基本是大顺风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在莉莉娅成装路线中,所以胜率明显超过正常水准。

两表格对比,很明显看得出在RANK中,防御性成装的胜率是远高于输出性成装的。

而且就是高胜率的输出性成装,往往也是带有防御属性(血量或双抗)的。

就S10小组赛莉莉娅出装习惯来看,冰杖、振奋、亡者板甲三件装备是被严重低估的。

冰杖和亡者板甲降低莉莉娅拉扯难度的性价比比想象的高?

振奋防秒?现版本秒人中单基本是中单,中期正面压力小很多。回血对打野刀吸血增幅潜力比常规认知大?

三、两种路线出装莉莉娅伤害计算对比

(此单元内容计算过程比较枯燥,省略了部分过程展示)

对比标准:13级两件套莉莉娅,对1500血量脆皮输出。

此阶段团战往往决定比赛结果。

肉装对输出的增幅很难明确定义,这里就取个巧,肉装莉莉娅比面具莉莉娅存活容易,团战多放一个Q,这种数据对比应该还在合理区间。

被动伤害与装备等级无关,二者相互抵消,不纳入计算。

(此单元不采用假人测试结果是因为莉莉娅全技能命中AP加层高达2.6以上,而小组赛团战实际达到这个数据的远远低于这个数值。一下计算中莉莉娅团战AP加层系数均以所有对局关键团平均系数2.00计算。)

面具增伤伤害分为两个部分:

1.75法强。

以关键团2.0AP场均输出,增伤约150。

面具被动:

灼烧默认E命中有减速状态3秒,最大生命值伤害9%。以1500血量脆皮为参考单位,(战士和坦克这种灼烧几乎是无用功,所以不做参考)约135伤害。

实际灼烧单位可能不止一位也不止三秒。

面具对伤害的增幅:

13级莉莉娅全技能基础伤害+AP加层伤害+面具灼烧伤害+被动伤害=1120

对伤害增幅取中值5%,第一被动增伤约56。

面具一次团战合计增伤约:341

假人1500血量40双抗,仅用于对比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肉装增伤也可分为两个部分:

1. 多放一个Q

增伤1.7×(90+0.4×80)=207.4

实际命中单位可能不止一个,与面具未做计算伤害抵消部分。

2. 大概率会多触发一次符文回声—被动

其实这是莉莉娅非常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点,因为移动速度不能给莉莉娅带来直接的面板伤害,所以现在很多莉莉娅打团并不注重被动的叠加,游戏思路都是奔着一套杀人的思路去。

肉装莉莉娅活的久,跑动距离就长,越跑越快,多刷新几次回声是很容易的事情。

(实测叠满五层被动后,只要不停跑动,4秒左右释放一次技能就可以累积一次回声。)

这里计算一次回声伤害:60+0.1×80=68

肉装一次团战合计增伤约:275.4

假人1500血量40双抗,仅用于对比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结论在意料之中:面具当然比肉装伤害高。

虽然只高了65.6点伤害,但是面具的伤害还有更大潜力:

1. 百分比伤害计算参考单位是脆皮,如果是坦克,面具伤害肯定会大幅提升。(莉莉娅是不是打坦英雄?)

2. AP伤害加层和战斗时长参考的是S10小组赛莉莉娅数据,如果能够延长战斗时间,面具伤害依然会大幅提升。(S10小组赛中纯输出莉莉娅怎么做能不暴毙?)

3. 面具增伤在继续出输出装的时候会有更多增幅,两件套对比并不公平。(决定比赛走向的团战,莉莉娅能有几件装备?)

洗了面具三波,也给肉装说说话。

如果第二件肉装是亡者的板甲可以让普攻携带100点额外魔法伤害。

如果第二件肉装有冷却缩减,有可能释放更多技能。

如果第二件是肉装,减少暴毙概率至少不至于放不出R。

如果第二件是肉装,会不会有更多条件进人群Q,Q到更多人R更多人,别像安妮,只有闪才能控多人。

以上两段有点YYGQ了,认真说点有用的。

在两种出装的对比中,虽然有很多简略性的计算,但是我也尽力在对比环境中寻求一个公平。

甚至在AP系数2.0的情况下,我依然计算了所有技能的基础伤害,就百分比增幅来说,面具增伤还是有虚高部分。

这部分结论肯定有误差,但是整体逻辑没有错误的情况下不会对出现过大的数据差距。

事实就是两件套时,面具打脆皮的增幅效果比人们想象的低很多。

四、莉莉娅团战定位

先总结S10小组赛莉莉娅大部分打团表现:

1. 安全距离E。

miss大部分,小部分命中也是命中前排,对手只要有治疗(赛娜)、护盾(发条)或水龙BUFF,几乎都是无用功。

2. 边缘OB,Q几次前排。

只要是混战中,就不会发现莉莉娅在刮痧。

3. W大部分时间用来拉开距离逃跑。

偶尔忍不住上去输出,基本都是1秒内暴毙。

4. R释放看缘分。

想R的人挂不上被动,挂上被动的人不想R,这就是莉莉娅打团放不出R就暴毙的原因之一。

当然莉莉娅也有优秀表现,LGD-GEN,小花生Q闪R中野,这波团是世界赛少见的莉莉娅高光。

其实单独对莉莉娅技能组分析,E技能无限距离加R控制体系。

不难看出这其实是一个超远程开团技能组,并不是一个poke技能组。

比poke太多英雄比莉莉娅强了。

Q技能被动高额加速,莉莉娅行动「其疾如风」。

W和R延时生效的特点,又注定她不是一个「侵略如火」爆发法师。

早期我在莉莉娅其他攻略里提到过:

如果在野地爆发团战,莉莉娅容易出现没有快速接近敌方英雄的手段,常规移速过去很容易被一顿毒打还没有叠满被动。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莉莉娅是一辆速度上限很高的超跑,但是引擎需要足够的预热才能发挥全功率。

引擎预热太慢,好不容易发动力全功率启动,团战很可能已经尘埃落定。

炼金冲阵可以借助每一个单位提供的20%移动速度作为起步油门,但是莉莉娅就需要其他方式来解决。

围绕这个想法,游戏玩法思路就清晰了。

莉莉娅符文、出装等游戏准备都可以围绕以下两点来准备:

1.生存为主,输出为辅。

2.减少「引擎」预热的时间。

纯输出流的法师玩法,差不多已经摒弃了这辆超跑的潜力,当成自爆卡车在开。

从设计师意图出发,莉莉娅更像一个炼金式的英雄。

笔者也不否认玩家的创造力会给游戏带来新的活力。

但是就莉莉娅S10小组赛中后期表现来看,要么是这个玩法有问题,要么是这个英雄有问题。

五、莉莉娅为什么成现在这样?

再放一次这个表格是为了证实一下莉莉娅在全技能命中时,确实有秒人潜力。

前中期有R的莉莉娅,小规模团战真的很猛。

只要Q或E命中,接一个R,补上W中心伤害。

这个时候移速也跑起来了,穿插几个平A,追到第二个Q恢复之后一般英雄都能击杀。

这个时期,一般的英雄很难瞬间秒杀莉莉娅,非指向性技能也难以命中高移速状态的莉莉娅,莉莉娅也就有了从容输出的时间。

这也导致莉莉娅登场初期,面对一大票不了解莉莉娅技能组的玩家,前期就被莉莉娅打爆。

那个阶段莉莉娅各种输出流都可以打出碾压式的数据,莉莉娅第一个版本的数据,也慢慢被输出流占据主流。

装备胜率靠后的面具,清一色的在统计数据之前

莉莉娅登场到现在还没有经过实质性的改动,所以这个主流玩法就一直延续到现在。

但是玩家会变的,随着对莉莉娅的熟悉,怎么击杀莉莉娅也越来越熟练,即便前中期的莉莉娅较难处理,但是团战集火一个没坦度没移速的傻狍子,并不是一件高成本的操作。

非大顺风局,后期不OB就暴毙的情况不止在赛场,RANK也只会越来越多。

玩法的惯性没有得到版本改动调整,导致了现在的一个「逆版本答案」状态。

六、结语

符文回声能够保证莉莉娅前期强度,后续装备推荐肉装,团战期莉莉娅继续发光发热。

小组赛第二轮莉莉娅登场次数几乎是第一轮的四倍。

不管训练赛莉莉娅强度有多高,胜率有多离谱。赛场莉莉娅的大量登场已经告诉你,大部分队伍已经不再认可莉莉娅的野核身份,甚至认为已经找到应对莉莉娅的办法。

可能是训练赛后期藏拙,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对于莉莉娅的后续,要么换玩法,要么换英雄吧。

团战的伤害数据匹配不上野核的身份。

创作本文的前提就预设了肉装>输出装,所以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寻找数据和分析。如有其他意见,可以有理有据的讨论,欢迎分享。

不才拙见于此,无论对否,不吐不快。

听说点赞转发关注分享什么的,都可以提高S10总决赛门票抽取概率,大伙看着办吧。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原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