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动态 > 动态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三氧化铁

2022-06-23 04:10     发布者:高书
导读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某团队研究证明了PtO42+离子能够稳定存在,已知该离子中氧元素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某团队研究证明了PtO42+离子能够稳定存在(Pt是铂的元素符号),已知该离子中氧元素显﹣2价,则该离子中铂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4 C.+8 D.+10

2.(3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样云”火炬、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燃料如表所示。奥运火炬的迭代,体现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下列有关两火炬的说法错误的是(  )

“样云”火炬

“飞扬”火炬

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

铝合金

碳纤维复合材料

燃料

丙烷(C3H8)

氢气(H2)

A.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非金属单质

B.燃料都具有可燃性

C.燃料燃烧时,助燃物都是氧气

D.燃料燃烧时,都有水生成

3.(3分)配制10%的稀硫酸并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  )

A.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读取浓硫酸的体积

B.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稀释浓硫酸

C.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加入碳酸钠

D.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倾倒稀硫酸

4.(3分)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食盐的溶解度

5.(3分)如图所示,分别向四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石灰水,使其与试管内溶液充分反应。无论饱和石灰水加入量的多少(  )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A.① B.② C.③ D.④

6.(3分)在利用黄铜(一种合金)制作机器零件的过程中会产生黄铜屑,经测定黄铜屑主要含Zn、ZnO、Cu和CuO。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将黄铜屑加入足量稀硫酸中,会有气泡产生

B.将黄铜屑加入足量稀硫酸中,黄铜屑会全部溶解

C.根据黄铜屑的成分,可确定黄铜中含有锌和铜两种金属

D.根据黄铜屑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现象,可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7.(3分)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是各种运动的量度。给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A.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B.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8.(4分)《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许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物质的认识和应用的事例,如:

硝石:“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

石灰:“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黏合。”

(1)硝石(硝酸钾)与食盐同属于_______类物质(选填“酸”“碱”或“盐”)。

(2)文中石灰指氧化钙,可通过CaCO3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CaO+CO2↑反应制备,此反应属于 ______反应(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水调黏合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9.(4分)HCl气体通入水中可得到盐酸,室温下,将HCl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

(1)1735Cl和品1737Cl的中子个数相差 ______个。

(2)HCl气体通入NaOH溶液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10.(6分)小金通过实验研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其操作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按图甲所示向双具支试管内加入木炭粉和氧化铜,用向上排空气法使双具支试管内集满二氧化碳后塞上带有导管和瘪气球的橡皮塞。

步骤3:按图乙所示将双具支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木炭粉平铺于试管底部:用酒精喷灯加热氧化铜一段时间,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步骤4:将酒精喷灯移至木炭粉处,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气球明显胀大,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紫红色固体。

(1)步骤2中,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燃着的木条应 ______选填“放置在双具支试管口”或“伸入到双具支试管内”)。

(2)小金设计步骤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能表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8分)同学们用4%的NaOH溶液和8%的CuSO4溶液制备Cu(OH)2,有同学并未得到预期的蓝色沉淀,而是得到浅绿色沉淀(经测定为碱式硫酸铜):还有同学观察到一段时间后蓝色沉淀中出现黑色物质(经测定为氧化铜),小金在室温下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1:生成沉淀颜色与反应物的质量比的关系

两种溶液取用的质量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两种溶液混合后充分振荡试管)

编号

4%的NaOH

溶液的质量/g

8%的CuSO4

溶液的质量/g

沉淀颜色

出现黑色物质

所等待的时间/min

2

2

浅绿色

不出现

4

待填

蓝色中混有浅绿色

5

6

2

蓝色

3

(1)根据探究目的及相关实验现象,②中8%的CuSO4,溶液的质量应为 ____________g(选填“2”“4”或“6”)。

(2)③中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Cu(OH)2分解难易与溶液碱性强弱的关系

按探究1中③的方法制备5份含蓝色沉淀的混合物,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编号

处理方式

不做处理

直接向试管中加8mL水

直接向试管中加16mL水

滤出蓝色沉淀,洗涤至中性后放入洁净试管,加8mL水

滤出蓝色沉淀,洗涤至中性后放入洁净试管,加8mL 4%的Na2SO4溶液

出现黑色物质所等待的时间/min

3

11

17

不出现

不出现

(3)判断④中的蓝色沉淀已洗涤至中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Cu(OH)2分解难易与溶液碱性强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8分)小金设计了一款在缺氧环境或出现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下逃生时使用的自救呼吸器。其设计思路如图甲所示,自救呼吸器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箭头方向表示气体流动方向)。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1)生氧药品的选择:小金查阅资料发现超氧化物(用MO2表示,其中M为+1价)可与人呼出气中的CO2、H2O反应生成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MO2+2H2O═4X+3O2↑

4MO2+2CO2═2M2CO3+3O2

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

500g超氧化钾(KO2)和500g超氧化钠(NaO2)的生氧性能如图丙所示。小金依据人正常呼吸时需要生氧药品的生氧速度不低于1L/min,并结合自救呼吸器的结构和生氧药品的生氧性能,选取了KO2作为生氧药品。选取KO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2)影响自救呼吸器有效防护时间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生氧药品的质量

②外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③外界氧气浓度

④生氧药品的种类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13.(4分)某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为原料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若每天需要吸收0.64吨二氧化硫,则该发电厂每个月(按30天计)需要含碳酸钙为90%的石灰石多少吨?(杂质不参与反应)

14.(9分)2021年,马延和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涉及60余步代谢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其技术路线如图所示:绿色植物(以玉米为例)光合作用和使用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合成等量淀粉的对比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玉米淀粉

人工合成淀粉

能量转化效率

2%

7%

生产条件与方式

阳光、灌溉、施肥施药、收割

全天候车间生产

生产周期

4一6个月

1一2天

(1)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阶段1:从x能→电能→氢能→甲醇;

阶段2:以甲醇为原料通过“C1→Cy→C6→淀粉”的策略,多步酶催化合成淀粉。

据图分析,在阶段1中,x能为 ____________能,利用氢能合成甲醇的反应物为____________;在阶段2中,Cy为甘油酮(C3H6O3),则y的值为 ______(填写数字)。

(2)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均需多种______作为催化剂,淀粉属于糖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

(3)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虽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对解决粮食危机和减少碳排放有着重大意义。据表分析,该技术相较于传统农业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某团队研究证明了PtO42+离子能够稳定存在(Pt是铂的元素符号),已知该离子中氧元素显﹣2价,则该离子中铂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4 C.+8 D.+10

【分析】根据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42+,则该离子的化合价为+3价。

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已知该离子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10价。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样云”火炬、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燃料如表所示。奥运火炬的迭代,体现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下列有关两火炬的说法错误的是(  )

“样云”火炬

“飞扬”火炬

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

铝合金

碳纤维复合材料

燃料

丙烷(C3H8)

氢气(H2)

A.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非金属单质

B.燃料都具有可燃性

C.燃料燃烧时,助燃物都是氧气

D.燃料燃烧时,都有水生成

【分析】A、根据“样云”火炬、“飞扬”火炬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样云”火炬、“飞扬”火炬的燃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样云”火炬的主要成分是铝合金、镁等,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不都属于非金属单质。

B、能作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能支持燃烧,助燃物都是氧气。

D、由质量守恒定律,两种火炬的燃料中均含有氢元素,都有水生成。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了解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化学性质、单质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3分)配制10%的稀硫酸并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  )

A.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读取浓硫酸的体积 B.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稀释浓硫酸

C.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加入碳酸钠 D.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倾倒稀硫酸

【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B、稀释浓硫酸时,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倾倒稀硫酸时;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烧杯口。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3分)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食盐的溶解度

【分析】根据题意,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过程中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B、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C、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温度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蒸发的过程中溶液组成的变化、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3分)如图所示,分别向四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石灰水,使其与试管内溶液充分反应。无论饱和石灰水加入量的多少(  )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①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显酸性。

B、②中稀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溶液显酸性。

C、③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有氢氧化钠生成,故选项正确。

D、④中氢氧化钙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3分)在利用黄铜(一种合金)制作机器零件的过程中会产生黄铜屑,经测定黄铜屑主要含Zn、ZnO、Cu和CuO。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将黄铜屑加入足量稀硫酸中,会有气泡产生

B.将黄铜屑加入足量稀硫酸中,黄铜屑会全部溶解

C.根据黄铜屑的成分,可确定黄铜中含有锌和铜两种金属

D.根据黄铜屑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现象,可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分析】根据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的金属发生反应生成氢气,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活泼性顺序的应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A、黄铜屑主要含Zn、Cu和CuO,因此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B、黄铜屑主要含Zn、Cu和CuO,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

C、根据题目信息、ZnO,因此黄铜中含有锌和铜两种金属;

D、黄铜屑主要含Zn、Cu和CuO,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证明Zn的活泼性强于Cu;

故选:B。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酸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及活泼性顺序的应用,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

7.(3分)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是各种运动的量度。给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A.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B.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来分析;

C、根据燃烧与呼吸作用来分析;

D、根据能量守恒来分析。

【解答】解:A、人的呼吸作用是缓慢氧化;

B、燃烧和呼吸作用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含碳燃烧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因此这两个过程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化学变化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故选:A。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8.(4分)《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许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物质的认识和应用的事例,如:

硝石:“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

石灰:“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黏合。”

(1)硝石(硝酸钾)与食盐同属于  盐 类物质(选填“酸”“碱”或“盐”)。

(2)文中石灰指氧化钙,可通过CaCO3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CaO+CO2↑反应制备,此反应属于  分解 反应(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水调黏合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硝石(硝酸钾)与食盐都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同属于盐;

(2)由CaCO3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CaO+CO2↑可知,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4O=Ca(OH)2;故答案为:分解;CaO+H2O=Ca(OH)8。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组成或构成特点、判别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9.(4分)HCl气体通入水中可得到盐酸,室温下,将HCl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

(1)1735Cl和品1737Cl的中子个数相差  2 个。

(2)HCl气体通入NaOH溶液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② (选填“①”“②”或“③”)。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HCl气体通入水中可得到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2)HCl气体通入水中可得到盐酸,室温下,直至溶液的pH=7,由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图,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②。

故答案为:

(1)2;

(2)②。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元素符号左上角与左下角的数字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10.(6分)小金通过实验研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其操作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按图甲所示向双具支试管内加入木炭粉和氧化铜,用向上排空气法使双具支试管内集满二氧化碳后塞上带有导管和瘪气球的橡皮塞。

步骤3:按图乙所示将双具支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木炭粉平铺于试管底部:用酒精喷灯加热氧化铜一段时间,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步骤4:将酒精喷灯移至木炭粉处,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气球明显胀大,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紫红色固体。

(1)步骤2中,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燃着的木条应  放置在双具支试管口 (选填“放置在双具支试管口”或“伸入到双具支试管内”)。

(2)小金设计步骤3的目的是  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

(3)实验中能表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黑色粉末变为紫红色固体 。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的步骤进行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时,燃着的木条应应该放在双具支试管口,则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2)步骤3中,双具支试管内装满二氧化碳,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再由步骤4中的现象,故答案为: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3)步骤7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紫红色固体,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及读懂题目信息便能解答,要求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11.(8分)同学们用4%的NaOH溶液和8%的CuSO4溶液制备Cu(OH)2,有同学并未得到预期的蓝色沉淀,而是得到浅绿色沉淀(经测定为碱式硫酸铜):还有同学观察到一段时间后蓝色沉淀中出现黑色物质(经测定为氧化铜),小金在室温下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1:生成沉淀颜色与反应物的质量比的关系

两种溶液取用的质量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两种溶液混合后充分振荡试管)

编号

4%的NaOH

溶液的质量/g

8%的CuSO4

溶液的质量/g

沉淀颜色

出现黑色物质

所等待的时间/min

2

2

浅绿色

不出现

4

待填

蓝色中混有浅绿色

5

6

2

蓝色

3

(1)根据探究目的及相关实验现象,②中8%的CuSO4,溶液的质量应为  2 g(选填“2”“4”或“6”)。

(2)③中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 。

探究2:Cu(OH)2分解难易与溶液碱性强弱的关系

按探究1中③的方法制备5份含蓝色沉淀的混合物,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编号

处理方式

不做处理

直接向试管中加8mL水

直接向试管中加16mL水

滤出蓝色沉淀,洗涤至中性后放入洁净试管,加8mL水

滤出蓝色沉淀,洗涤至中性后放入洁净试管,加8mL 4%的Na2SO4溶液

出现黑色物质所等待的时间/min

3

11

17

不出现

不出现

(3)判断④中的蓝色沉淀已洗涤至中性的操作是  取适量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洗涤液显中性 。

(4)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Cu(OH)2分解难易与溶液碱性强弱的关系是  碱性越强,氢氧化铜越容易分解 。

【分析】(1)对比试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

(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3)显中性容易不能使酚酞变色。

(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①②③中容易碱性依次减弱,出现黑色物质所等待的时间依次增加,可得出Cu(OH)2分解难易与溶液碱性强弱的关系是碱性越强,氢氧化铜越容易分解。

【解答】解:(1)根据探究目的及相关实验现象,为了进行对比4,溶液的质量应为2g。

故答案为:5。

(2)③中生成蓝色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4+2NaOH=Cu(OH)3↓+Na2SO4。

故答案为:CuSO8+2NaOH=Cu(OH)2↓+Na5SO4。

(3)判断④中的蓝色沉淀已洗涤至中性的操作是取适量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说明洗涤液显中性。

故答案为:取适量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说明洗涤液显中性。

(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①②③中容易碱性依次减弱,可得出Cu(OH)2分解难易与溶液碱性强弱的关系是碱性越强,氢氧化铜越容易分解。

故答案为:碱性越强,氢氧化铜越容易分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8分)小金设计了一款在缺氧环境或出现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下逃生时使用的自救呼吸器。其设计思路如图甲所示,自救呼吸器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箭头方向表示气体流动方向)。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1)生氧药品的选择:小金查阅资料发现超氧化物(用MO2表示,其中M为+1价)可与人呼出气中的CO2、H2O反应生成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MO2+2H2O═4X+3O2↑

4MO2+2CO2═2M2CO3+3O2

X的化学式为  MOH 。

500g超氧化钾(KO2)和500g超氧化钠(NaO2)的生氧性能如图丙所示。小金依据人正常呼吸时需要生氧药品的生氧速度不低于1L/min,并结合自救呼吸器的结构和生氧药品的生氧性能,选取了KO2作为生氧药品。选取KO2的优点是  生氧速度波动较小或使用时间较长或氧气浪费较少(合理即可) 。(写出1点)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2)影响自救呼吸器有效防护时间的因素有  ①④ (选填序号)。

①生氧药品的质量

②外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③外界氧气浓度

④生氧药品的种类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分析;根据丙图分析;

(2)根据丙图,结合自救呼吸器原理和结构分析。

【解答】解:(1)由4MO2+4H2O═4X+3O2↑可知,反应前M原子、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5,反应后M原子、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0、8,原子的质量不变、总个数不变,4个氧原子,则X化学式为MOH,超氧化钾和超氧化钠生氧速度不低于1L/min8作为生氧药品比超氧化钠作为生氧药品生氧速度波动较小,使用时间较长,故选取KO2的优点是生氧速度波动较小、使用时间较长;

(2)由图像可知,等质量的超氧化钾和超氧化钠生氧速度不同,说明生氧药品的种类,生氧药品的质量不同生成氧气质量不同;由甲图和乙图可知,故不影响自救呼吸器有效防护时间。

故答案为:

(1)MOH;生氧速度波动较小或使用时间较长或氧气浪费较少(合理即可);

(2)①④。

【点评】本题是一个信息题,解题时根据题干信息、所需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13.(4分)某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为原料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若每天需要吸收0.64吨二氧化硫,则该发电厂每个月(按30天计)需要含碳酸钙为90%的石灰石多少吨?(杂质不参与反应)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和题中所给的数据进行计算。

【解答】解:设每天需要消耗CaCO3的质量为x

2CaCO8+O2+2SO6═2CaSO4+4CO2,

200 128

x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x=7t

则每个月需要石灰石的质量为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30=33.3t

答:该发电厂每个月需要含碳酸钙为90%的石灰石33.4t。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14.(9分)2021年,马延和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涉及60余步代谢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其技术路线如图所示:绿色植物(以玉米为例)光合作用和使用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合成等量淀粉的对比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玉米淀粉

人工合成淀粉

能量转化效率

2%

7%

生产条件与方式

阳光、灌溉、施肥施药、收割

全天候车间生产

生产周期

4一6个月

1一2天

(1)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阶段1:从x能→电能→氢能→甲醇;

阶段2:以甲醇为原料通过“C1→Cy→C6→淀粉”的策略,多步酶催化合成淀粉。

据图分析,在阶段1中,x能为  太阳 能,利用氢能合成甲醇的反应物为  氢气和二氧化碳 ;在阶段2中,Cy为甘油酮(C3H6O3),则y的值为  3 (填写数字)。

(2)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均需多种 酶 作为催化剂,淀粉属于糖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  为人体提供能量 。

(3)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虽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对解决粮食危机和减少碳排放有着重大意义。据表分析,该技术相较于传统农业 占地面积少,生产周期短,不受气候等因素制约,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的污染,能量转化效率高 。(写出2点)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高清版)

【分析】(1)根据图中能量的转化及转化关系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分析;

(2)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及糖类物质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

(3)根据给出的几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

【解答】解:(1)据图分析,在阶段1中,利用氢能合成甲醇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甘油酮中一个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为3,故答案为:太阳能;3;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均需多种酶作为催化剂,糖类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为人体提供能量;

(3)根据表格数据对比可知,人工合成淀粉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周期短,节约水资源,能量转化效率高,生产周期短,节约水资源,能量转化效率高。

【点评】此类试题的解析,需要学生对题中给出的信息进行整合,结合所学的知识即可解答。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