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喜燕饮”、“大师酒鉴”、“水墨山水”……,每天一个论坛主题,衣、食、住、行、妆、礼六个板块处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流露和中国设计的原创表达……这正是被称为中式审美年度盛会的首届 “中国名物节”。
电商造节已经并不稀奇,但是寺库与751D PARK共同打造的中国名物节,却是通过“有鲜则名”的主题,融合时尚与传统,在中国众多非遗大师、艺术家、传统工匠、时尚设计师的作品亮相和文化盛宴之中,让我们感受绝非传统的电商造节的打折促销,而是十足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原创设计的争锋,对“中国名物”的大爱。
而作为囊括了中国众多非遗大师、传统工匠、以及国际最前沿的华人设计师品牌的文化盛宴,首届中国名物节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当前非遗匠人与中国原创设计师最高水准的年度盛典。那么,为什么是寺库这一奢侈品电商平台打造出了这般高端精品传统文化盛宴?从传统文化营销的角度看,寺库又是如何以名物节不走寻常路?在新零售当道的今天,名物节让我们嗅到了一个怎样的寺库?
名物节 ALL IN高端精品文化
中国名物节分为衣、食、住、行、妆、礼六个内容板块,无论是服装、还是瓷器、铜器,都出自最好的匠人之手,最优秀的设计师之手,是精挑细选的“中国名物”。像中华百年老字号朱炳仁铜、中华老字号内联升、中国缂丝传承与推广品牌“祯彩堂”、中国传统服饰复原品牌“净莲满堂”、中国年轻设计师品牌Angel Chen、以及一批台湾地区陶瓷工艺家作品等都将出现在中国名物节。
从这种阵容来看,名物节像极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原创设计的“大阅兵”,其所展现的无一不是高端精品文化,无论是传统的工艺还是时尚的原创设计,在名物节上,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的大而全和原创设计的小而美。
而对于寺库的用户而言,通过名物节,可以说在“大开眼界”的同时,还是对传统文化和原创设计的一次全新认知和零距离的触摸。其所带给用户的,已经远非传统电商的买买买。这正是名物节的意义所在。换言之,寺库作为奢侈品电商,其举办名物节,并不是为了卖货,而是其高端精品生活方式平台这一新定位下的自然之举。
营销传统文化 让旧物新生
传统文化是否需要营销?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的确不需要。但是在如今信息大爆炸、商品大爆炸的环境中,尤其是在面对千禧一代时,传统文化的香魅与底蕴仍然需要通过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进行推广。
中国名物节正是这样一个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营销实践。其一方面打破了传统文化只能在“传统”的展馆等有限空间中展出或售卖,让传统文化通过中国名物节,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网友零距离。这是中国名物节以名物造节或者说为名物造节的重要创新营销意义所在。
另一方面则是,传统文化应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千禧一代。简言之就是,既不能随便“触网”,让传统文化与世俗混于一体。同时,又应该有平台和空间让传统文化与千禧一代之间获得强力连接。这其实看起来是一个两难的课题,但是通过名物节,我们看到了寺库对传统文化创新营销的一面,这种创新营销,让传统文化魅力得到释放的同时,更是能感染注重生活方式、注重生活品味的年轻新生代。换言之,中国名物节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原创设计与年轻新生代的一次有效连接。
贯通新零售 电商思维的进阶
非遗大师、传统工匠、以及国际最前沿的华人设计师品牌……,在传统与时尚的融合过程中,中国名物节可谓是下半年中国电商行业的首个“大节”,也是与传统意义上的618、双十一在调性、品味、层次上完全不同的主题活动。
而寺库作为奢侈品电商,其更是将电商思维尤其是新零售的实践嫁接到名物节中,通过线下场景式体验、线上下单购买的方式,满足全球消费者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这种不仅仅是展示、同时还做到线上线下融合的“办节”模式,其实充分体现了寺库的电商创新思维。
更具体的说,这种线下体验、线上下单,是贯通新零售的一次颇有意义的实践和探索。场景是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入口,之于腾讯,社交就是场景;之于百度,搜索就是场景。而之于阿里和寺库,电商就是场景。而在新零售的语境中,场景则被进一步作为整个创新营销的重要一环。以阿里的盒马鲜生为例,其就充分做到了线下场景体验和线上下单购买送到家的创新。
而中国名物节,可以说就是传统文化和原创设计领域的“盒马”,以寺库的平台和线下的空间对接,让无论是新中产还是千禧一代,都能在线上线下无缝感受、体验、入手匠心佳作。这正是中国名物节的意义所在。即,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原创设计,最终需要的是为人所知、为人所用。而通过贯通新零售的电商思维和场景思维,名物节已然让我们看到了寺库的另一面,不仅仅是奢侈品,更是文化平台、原创平台、场景空间,即,其所定位的高端精品生活方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