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 > 娱乐

中日战争的案例研究报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2016-05-29 14:04     发布者:邢顺昌
导读对日本这个国家,我们可以说是又爱又恨。恨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无需多说!爱的理由也很是充分,日本的动画,日本的电子产品,日本的教育,日本国民好的习惯等等。但是,这本书,无关爱,也无关恨。 书名: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作者: 李刚,王方 著 出版社
对日本这个国家,我们可以说是又爱又恨。恨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无需多说!爱的理由也很是充分,日本的动画,日本的电子产品,日本的教育,日本国民好的习惯等等。但是,这本书,无关爱,也无关恨。

QQ图片20160526142630

书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作者:李刚,王方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6月

定价:42.00

ISBN978-7-229-10532-7

编辑推荐

对日本这个国家,我们可以说是又爱又恨。恨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无需多说!爱的理由也很是充分,日本的动画,日本的电子产品,日本的教育,日本国民好的习惯等等。但是,这本书,无关爱,也无关恨。

本书是过去的一千年中,历史向我们交出的五份关于中日战争的案例研究报告。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宏大的视角结合细腻的史料,集中描写自唐代至民国时期中日之间的五场大规模战争,对每场战争的原因、背景、国际局势作了细致的交待,对日本侵略扩张的民族性长达千年的演变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展示,从民族性的形成及发展角度剖析了日本好战的原因,并结合历史与现实对国人提出了警示。

作者在书中的开篇写道:日本,曾经是中国的学生。在学习吸收更先进更成熟的先进成果时,难免产生安全感缺失心理。我们知道,自卑和自负常常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羡慕和嫉妒的界限也绝非泾渭分明。在妒火的啃噬下,日本一方面从不停止向先进国家学习,另一方面也苛求有朝一日能够享受对昔日老师超越和征服的快感。

作者在回顾了中日之间的前四次大战后又说,每一次日本的综合军事实力均逊于中国,但是,日本却坚持着一种相同的好战精神,这种对战争的偏好,甚至可以说是迷恋,背后究竟是什么因素驱使?结论是,一切,都来源于一个岛国狂热的成长梦。

看某些抗日剧,不过是看热闹而已;到日本旅游,更多的不过是看新鲜,或者带回来几件便宜、正宗的物件;看李刚先生的这本书,才是让我们能真正地了解大和民族,了解日本的国民性和性格,了解日本诸多行事背后的潜在逻辑;读完这本书,我们才会真正地认识日本在国际交往中的不合理做法和政策的“合理性”。

读这样的历史,有意义。

这本书几易其稿,书名就换了几个。最初的书名,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出版。改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反复推敲。名为教科书,其实并没有“教育”的意义。在审读这本稿子的过程中,我也是深受启发。对千年来中日间的诸多恩恩怨怨,和诸多交往的细节,也是第一次看到。看完这部稿子,我对今日中日关系的现状,真的是茅舍顿开。无疑,这是一部难得的系统研究日本国民性和历史上中日关系的好作品。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看这本好看,有趣,有料,有益的作品。

做研究是枯燥的,写作是寂寞的。这发幽探微的文字,必是一颗有悟性的灵魂伴着无数个青灯黄卷的寂然之夜,思索而得。我佩服作者的历史功底,我为作者数年来付出的辛苦表示感谢。我还要感谢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的贺新城研究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马勇研究员,对他们的认真审读和提出的中肯意见表示谢意。

我是这本书的编辑,我为本书代言。

关于这本书的问题,或者对书中提到的一些问题的理解,可以来信与我探讨。我的电子邮箱是:wangqzq@126.com  

内容简介

中日之间有确切文献可考的官方交往史长达两千年,发生实际接触的历史更为久远。期间两国共发生过五次国家间战争,包括——鏖战白江口:大和军团挑战大唐远征军;元日战争:“上帝之鞭”与武士刀的对撞;一场准现代国际战争:明万历“抗日援朝”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十五年战争”(1931-1945年)。

在客观分析中日博弈历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还原战争真相,还牵涉到两国政治经济进程,也是观察朝鲜半岛一个极好切入点,因为这五次战争,每一次都有朝鲜半岛在其中扮演不同角色。

中日五次战争进行总时间不逾百年,从发生的频率和时间来看,低于欧洲大国。欧洲原对抗国家的和解早已实现,并一路向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全方位合作迈进。素有“一衣带水”之称的中日两国,至今仍纠结万千。这种纠结由诸多因素导致。这些因素中,我们习惯于归罪于日本这个国家,或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人。我们有没有意识到,也与我们对日本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了解的不够、研究的不够有关呢?通过作者对中日千年五战的详细介绍,读者对日本,对我们在过去的千年中与日本的交往方式,都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或者也可以说是反思。

在二战期间,日本成了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侵略中国在内的罪恶战争,在亚洲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能不接受教训,始终用警惕的眼光注视着它。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过去的千年中,日本从小学生做起,一步一步,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日本人是如何做到的?了解这些,对我们充分认识日本的国民性,找到与这个不安分邻居的相处之道都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李刚, 青年历史学者,新锐历史观察家,毕业于南开大学世界史专业。著有《犁与刀:百年中日问题忧思录》、《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两岸三地同期推出)《辛亥往事》等。其作品厚重严谨,文风流畅,不仅在国内有稳定的读者群,在海外华人中也渐受关注。

王方 青年学者,新晋通俗历史作家,毕业于南京大学俄语系,莫斯科师范大学语言系。著有《西晋原来不风流》、《史上最牛皇二代:唐太宗》。文风轻松幽默,深受读者喜爱。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邢顺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