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科技

落花时节又逢君 沉香重华结局

2022-08-20     发布者:何悦一
导读作 者赵晨琰责任编辑谢宛霏微信编辑张晓盈第一次与《中国青年作家报》相逢,是在2019年中秋前夕。作为一个在读的新闻学大学生,自入学起便时常听到“新闻无学”“媒体没有前途”的种种话术。因此,当我发

作 者:赵晨琰

责任编辑:谢宛霏

微信编辑:张晓盈

第一次与《中国青年作家报》相逢,是在2019年中秋前夕。作为一个在读的新闻学大学生,自入学起便时常听到“新闻无学”“媒体没有前途”的种种话术。因此,当我发现,在这个自媒体遍地开花的时代,还有一份新生的纸质报纸,而且是面向文坛的报纸时,我感到心头一动。

在我看来,《中国青年作家报》是鼓噪时代里的一种降温。在信息愈来愈碎片、娱乐的当下,唱衰文学者有之,唱衰纸媒者亦有之,它在这时诞生,不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至少也有“最美逆行者”的魄力。

就这样,当怀揣着新闻理想的我与《中国青年作家报》相逢时,我未曾预料到自己将收获如此充满惊喜和收获的成长之旅。与它初识时,我是大学里校媒记者团的团长,自以为已经能做像模像样的报道,但实际去做深度采访的时候,才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尤其是与作家们的访谈,让我捉襟见肘。

和我惯常遇到的采访对象不同,作家们不仅见解深刻,而且富有个性。对我而言,跟上他们跳动的思路已不容易,要生发出新的问题、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更要全神贯注,时常紧张得满头大汗,或者面对天马行空的采访对象不知所措,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不适合成为记者。记得最初我采访网络人气作家凌晨时,准备提纲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到了真正采访的时候却仍毫无章法,所幸凌晨是位极专业也极温柔的作者,还反过来安慰我的紧张。

在这个过程中,是报社编辑老师一直包容我,鼓励我,手把手地教我采访。仍记得在北京的地下停车场,编辑老师带我做紧急的电话采访,那时我战战兢兢,一句话也不敢插,是编辑老师教我如何在采访中提取要点,鼓励我多问多写,不厌其烦地帮我梳理思路、校对文稿。编辑老师教导我,作家对自己的作品负有责任,记者对自己的作品同样负有责任。很多次写专访的深夜,当我深夜两三点才将文稿发送过去,不出几分钟就能听到“叮”的一声回复,我便知道,编辑老师也没有睡,他们正是用这样的身体力行,为青年创作者们开辟一块绿洲,坚守一块阵地,用最大的真诚和鼓励,让这个浮躁的时代里,仍有青年文学的点点星火。

在这期间,《中国青年作家报》也给予我做青年编辑的宝贵机会,在新开辟的“影视锐评”版面征集青年的声音,迅速培养起到在大学校园里学不到的专业素养,在作家们的影响下,我也开始写一些散文、影评,以作者的身份给报纸投稿。在我眼里,写作像是远方的火光,我旁观着看作者们擎着火把自顾自向前奔去,却不知已经无意间照亮了我。

后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我从自我怀疑的怯懦,渐渐成长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记者,挖掘出多位青年作家的创作之路和成长心得,也实现了将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的梦想。一年多的时间里,每当我看到新一期的报纸出版,我都有与有荣焉的自豪感。“点燃青年创作激情,提高青年文学素养,坚定青年文化自信”是《中国青年作家报》的宗旨,我明白,相对于高山仰止的文学大家,青年作家之间更容易产生共鸣,彼此之间写作的经验也更容易借鉴和内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在《中国青年作家报》所做的工作,不只是找到青年写作的先锋榜样,更是一种血脉流传,我们埋下一粒名为文学的种子,期待它在若干年后生根发言,枝繁叶茂。

在我有幸采访报道过的作家中,有些人歌颂青春,有些人书写爱情,有些人反思人性,有些人畅想宇宙,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中国青年。今天,《中国作家青年报》迎来它的出版100期,对于一份报纸而言,它也正值青年。这份报纸和这些青年作家一样,他们都带着一种刚刚成熟的锐利,紧贴着时代的脉搏,正朝气蓬勃地生长。《中国青年作家报》就在这里,并永远在这里,面向青年,拥抱青年。作为青年的一分子,我笃信,只要怀有愿望——不管是作为文学爱好者的,作为还在迷茫和徘徊的写作者的,或者作为像我一样的对传媒抱有理想的人,都可以在《中国青年作家报》找到属于自己的港湾。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感恩与《中国青年作家报》的相遇,祝愿它一直蓬勃生长,为文坛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为助力更多青年成长的有力托举。下一个春天,希望我依然与《中国青年作家报》携手同行。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