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也称“人工肾”,临床上指血液中的一些废物通过半渗透膜除去,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血液透析是一种比较安全,易行且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
什么情况下需要血液透析?
1.急性肾功能衰竭
2.慢性肾功能衰竭
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难治性心衰、肺水肿、肝硬化、肝肾综合征、肾病综合症、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高尿酸血症、精神分裂症和牛皮癣等。
每周透析几次比较合适?
初次透析的患者需要经过诱导透析,再进入规律血液透析阶段,那每周透析几次比较合适呢?确实要因人而异,对于身体矮小,有一定残余肾功能、刚开始透析的患者,可考虑每周2次透析,然而随着残余肾功能的进一步丢失,很快就需要每周3次透析。对于每周2次透析的患者,每次透析的目标Kt/V值都应达到1.8—2.0,不论一周透析2次还是3次,都应迖到充分透析的标准。
怎样防治血透患者的营养不良?
1.营养不良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应积极寻找可逆因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营养不良。
2. 要保证充分透析,有助于改善食欲。
3. 尽量达到透析病人的营养需求,和健康人的饮食指南一样,透析病人50%能量应由碳水化合物和富含纤维食物提供,30%—50%由脂肪提供。血透患者的每日营养应达到以下要求:热量为每公斤体重30-35kcal;蛋白质每公斤体重1.0-1.2g;钠为1800-2300mg;钾为1200-1600mg;磷小于1000mg;水分每500ml加上前一天尿量。
4.食欲不佳,存在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的病人建议应用一些营养制剂。
5.也可以应用一些中药来改善营养状况。
血液透析患者用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大多数患者都经过肾脏排泄,当肾功能发生衰竭时,当肾脏排泄的药物在体内蓄积,半衰期延长,容易引起毒性作用。所以,肾衰竭患者的用药应十分谨慎,需要调整药物剂量以及时间。一般而言,调整药物的方法有:
1.药物剂量不变,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2.药物剂量减少,用药时间间隔不变;
3.药物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都变。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用药更为复杂,因为透析患者本身存在免疫缺陷,抵抗力差,所用药物种类多,药物之间有相互影响,透析方式以及透析器不同对药物的清除也不一样。所以,对透析患者来说,不应该盲目的减少药物剂量,避免造成治疗不充分,拖延治疗时间。为了避免剂量不足的潜在问题,一般建议,在透析后给予药物,如果是静脉给药应在透析结束时给。
温馨提示
透析患者的用药十分复杂,应特别谨慎,尤其是对于老年危重患者的用药,如果用药不足,会导致治疗不充分;如果用药过量,会引起很多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等等,服药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常云芳
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肾内科副主任,血液透析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长治市医师协会肾病医师分会常务委员,长治市肾内科质量控制部质控委员。从事肾内科近二十年,多次赴山西省人民医院、北大一院、解放军307医院进修肾内科、血液透析技术。擅长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及各种血液透析症的诊治。
(来源: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责任编辑:张文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