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欧洲儿童约束系统法规实施后,统计结果表明,儿童伤亡率并没有显著降低,报告显示,其原因在于儿童安全座椅误操作率超过70%。此后,安全座椅除了不断在安全性能上进行改进外,也在易用性上做了诸多努力。
笔者了解到,1997年ISOFIX(一种安全座椅与车辆连接的系统)面世之前,安全座椅的固定方式五花八门,导致父母在安装时常常因搞不清楚安装方式而引起误操作。而ISOFIX投入使用后,直接将安全座椅的安装正确率从30%提高到了96%,且使用便捷,只需将安全座椅上的ISOFIX接头插入汽车装配好的接口即可。
对此,瑞典沃尔沃安全中心高级技术专家Jakobs.sonLotta表示,ISOFIX接口能减少安装位置错误,降低风险,保证安全座椅牢固,操作也更便利简单和快捷。
除在安装难度上做简化外,厂家还在安全提示上投入了不少精力。
儿童安全座椅怎么算安装正确?支撑腿怎样调节才算真正撑地?五点式安全带调节到什么松紧度才合适?这些都是家长在安装时会遇到的问题。对此,不少安全座椅会在安装过程中设置正确安装提醒,帮助家长正确安装座椅。如ISOFIX接口安装好后,会发出“咔哒”声且安全指示条变为绿色,表示安装正确;支撑腿,在触地后也使用绿色指示进行提示;至于五点式安全带,虽没有提示,但也有标准,约束好孩子后,安全带与孩子的身体中间能刚好插入约一指的松紧度最合适。随着安全座椅行业的发展和相关知识普及,其易用性也在不断提高。
不过,近来笔者发现,市场上推出了一种0-12岁组别的安全座椅,它是一种超大年龄跨度的安全座椅,看似一劳永逸,为家长们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是这种安全座椅真的能保障孩子的出行安全吗?
在2018年发布的《中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蓝皮书》中也提到类似问题:近几年国内外的各种测试评价结果来看,覆盖多个组别的产品,尤其是这种超长待机的座椅,各组别测试的评价结果差异较大,通常会出现在学童组评价为良的座椅,到了幼儿组评价却变成了不推荐,这说明跨度大的座椅很难对孩子的某一个年龄阶段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孩子每个年龄段的生长发育情况都有所不同,需求也就不同。9kg以下的孩子使用安全座椅必须反向安装,18kg以下的孩子需要用五点式安全带约束,18Kg以上的孩子则需要使用车载安全带约束等等。
《蓝皮书》也提示:购买这种超长待机的安全座椅,家长则面临着需要跟随孩子不同年龄段的需求,进行正、反向安装的切换,完成从五点式安全带到车载安全带约束的转换,如此复杂、繁多的拆装操作,也导致了其功能混用、误操作率创新高。尤其是0-12岁这种覆盖孩子整个儿童阶段的座椅,更难同时兼顾每个年龄段孩子的需求,对于安全座椅频繁切换的安装和功能操作,一旦混淆或误操作,后果不堪设想。
令笔者担忧的是,大部分家长并不清楚安全座椅存在误用隐患。国家质检总局一项调研发现,“44.6%的家长并不了解不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能存在的危险;53.9%的家长没有检查过儿童安全座椅上的安全带是否出现扭曲;43.6%的家长没有检查过儿童安全带是否紧固。”中汽中心模拟碰撞试验室徐工程师说,安全座椅只要存在一个环节的错误安装,所谓安全保护,便流于空谈;这时不仅不能保护儿童,还会给儿童带来二次伤害;而其伤害程度绝不亚于未使用安全座椅。
家长在购买安全座椅时,往往将“安全性”放在首位,这无可厚非,但“易用性”也同样重要。笔者认为,0-12岁安全座椅需慎重购买,以免因误操作而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