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小伙伴在童年时,是否有过这样一种经历?
你走在路上,突然冲出三两个人,命令你掏出所有的钱,或者是撂下一句狠话——“放学别走!操场/厕所见”,更有甚者直接把你堵在教室里开怼。
这似乎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但今天这种现象依旧在你我身边,在下一代身上发生——校园霸凌。
虽然校园霸凌宇哥经历不多,但自小傻乎乎的宇哥也曾遭人威胁,反馈给老师后,老师总是一句话噎的宇哥说不出话来:
“他怎么光找你不找别人?”
这TM的就反映出一个死循环了:
告状——老师不管——对方恶意报复你的小报告——继续告状——继续遭受报复。
是啊!为啥他光来找我不找别人?我TM也想知道啊!
校园霸凌那些事儿
校园霸凌是一种存在于小范围的社会现象,主要是同学之间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多欺少的一种校园行为,多发于初中这一青春期心理波动较大的阶段。
受害人在遭受欺凌后,在生理、心理、社交等各方面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重者会产生恐惧、消沉、抑郁、自残甚至自杀倾向。
根据2016年中国大数据显示:
小学生校园霸凌仅占2.5%,
初中生高达42.5%,
高中生仅次于初中生32.5%,
其他22.5%。
校园霸凌的主要攻击方式:
物理攻击占41.2%,
嘲笑谩骂占22.8%,
敲诈、勒索、排挤孤立各占12%。
霸凌遭受人群有这样一些特质:外形与众不同,弱小不能自我防御,自尊低,被挑衅后无有效报复手段和条件等人群。
对待校园霸凌的处理
一般来讲,老师对校园霸凌的看法大多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认为受害者也有责任,在批评欺凌者后便极少深究,甚至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处理。
而家长和校方对于校园霸凌的处理方式,则是:
家长找校方或者协商施暴人,以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或者对孩子的反常毫不知情);
校方更多执行的是三步骤——安抚受害人,赔偿医药费,教育欺凌者。
但在宇哥看来,这些根本没什么diao用。
如何预防校园霸凌
现行刑法第17条规定: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面对校园霸凌这一国际性难题——除了告知老师,知晓家长以外,让孩子找到存在感、建立自信心是最有效的方式。
于是……学习些格斗技巧就很不错呀,还能增强自我保护呢。
打击类
拳击
体能:★★★★
竞技:★★★★★
实战:★★★★
拳击打击能力强,对步伐和躲闪要求较高,拳手在系统的训练中对进攻、躲避等时机、距离的判定反应极强,且训练成果见效快。但由于拳击是上半身运动,对腰部以下的防御相对其他格斗表现较差。
跆拳道
体能:★★
竞技:★★★
实战:★★
很多家长和学生觉得跆拳道在防身技巧方面是一等一,其实不然——作为奥运体育项目的跆拳道确实有较高的观赏性,但其训练方式和规则已经演变为一种和平竞技,实战性不高。
泰拳
体能:★★★★
竞技:★★★★★
实战:★★★★
泰拳被誉为五百年不败之武术,可以算是打击类格斗中实战能力较强的一类,注重肘和膝击,能给予对方较强的伤害。
缠斗类
巴西柔术
体能:★★★★★
竞技:★★★★
实战:★★★★★
巴西柔术源于柔道,传入巴西后经过改良,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实战性的格斗术。不论是单打独斗还是职业MMA,你可以任何格斗技巧都不学,但巴西柔术是必备技能。
混合类
散打
体能:★★★★
竞技:★★★★
实战:★★★★
相信很多具有武侠梦的人都是从套路开始,之后转为散打,再转其他类型的。散打偏向打击,本来十分全面,但因国内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和比赛制度的影响,导致人们对这类格斗印象不佳。
俄罗斯桑博
体能:★★★★
竞技:★★★★
实战:★★★★★
桑博融合了拳击的拳法,摔跤的摔法,以及柔道三种技法。其中当代柔道禁止使用的腿部关节是桑搏的一大特色,实战性较强,也具有一定防御效果。
视频结尾说:
每五个欺凌他人的人中,就有一个成为综合格斗(MMA)的受害者——欺凌者抵制综合格斗协会。
也许学习格斗并不是最直接有效的制止霸凌事件发生的方式,但却是解决霸凌事件的有效手段——别人欺负你,你可以打回去啊!
最后宇哥要说:当老师和家长乃至法律无法保护你的时候,请强健体格,强大气场,野蛮保护,自我救赎。不做欺凌者,也不做受虐者。
愿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